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9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烽火岁月:叙述“八百壮士”死守上海"四行仓库"的故事...

[复制链接]

2790

主题

3436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7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18:04: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2-09-03 18:00:20)

纪念抗日战争爆发暨813 淞沪会战七十周年

上官百成

背景介绍:在空前惨烈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面对敌人的炮火勇往直前,面对死亡的威胁义无反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用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谢晋元、上官志标等众多英雄群体,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战的杰出代表。此文系上官志标团长之子台湾荣民上官百成先生在2007年8月8日撰写成的,同时寄给《老顽童网站》与大陆老年网站共享。

历史固然由胜利者来书写,这是成王败寇的逻辑。然而,公理必将战胜强权;公平正义必将代替邪恶与专权。

一个集体失忆的民族是危险的,尤其有意阉割历史那更可能是导致亡国的信号。日本人至今唯独对中国不认错,那是因为我们太过于宽宏大量,既不要战争赔款;也不严惩战争罪犯;反而要感谢人家的“帮助”。

2005年是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为了教育后代,不忘这段悲惨的历史,从中汲取教训,“老顽童”首倡与几家老年网站联合发起纪念征文活动,收到回忆与评论文章数百篇,上官百成先生的回忆文章就是其中之一,达到了唤醒民众的效果。

上官志标团长介绍(据美国发行量最大的华人报纸《世界日报》2005年11月20日)

上官志标,字升平,福建上杭县人。上杭中学毕业, 1932 年元月至 1933年 6 月入南京黄埔中央军校军官班第一期学生 ,毕业后参加陆军19 军 60师、 78 师、88 师,上海四行孤军、与谢晋元团长同属步科班出身,其战略和文化水平甚高,毕业后,旋投入沙场,以其智勇双全,参与无数大小战役, 十八年中,迭创不凡战果。四行仓库保卫战伊始,即率其著名的“铁锤连”捍卫仓库底层,坚守光复路和国庆路前后四扇重要大门,使之如铜墙铁壁般,令日寇很难动其分毫,并常以独到的谋略和战术,配合谢团长的调度,不断给予日寇迎头痛击,复适时善用东边的烟纸店,与租界的英军,义勇的童子军妥善联系,对于守军的补助、重要接渡、消息传递、租界群众之热烈回响等,帮助甚大,堪称居功厥伟!

上官志标曾任江苏保安四纵队独立支队长、第三方面军政治部、第一绥靖司令部政治部主任科长,十八年间中参加过北伐、抗战等大小战斗无数, 35 岁官至上校,1947 年奉台湾省台南师管区司令前 88师参谋长张柏亭中将之邀前往接收台湾,后转任台湾省台南县政府兵役科长。

当年为抢救谢晋元团长被刺六刀重伤,虽未能代为殉国,仍背负谢晋元团长遗体离开现场。其独子上官百成现仍努力捍卫四行仓库,仍保有上官志标 被刺六刀重伤之血裤、八百壮士全体赠送后起团长上官志标为抢救谢晋元团长被刺六刀重伤之受伤纪念戒指、纪念册及谢晋元团长之私章、遗墨。

1975年八百壮士遗族上官百成依据先父八百壮士后起团长上官志标遗留之手稿及资料汇编成《八百壮士与谢晋元日记》壹书,由华欣文化事业中心出版

1976年建议由中央电影公司辜董事长振甫(前海基会董事长)等负责改摄为《八百壮士》电影在海内外发行,并参加亚洲影展荣获七项大奖,驰名海内外。

1985 年再增摄《八百壮士》续集《旗正飘飘》电影,两部影片上官百成均参加演出,在海内外电影及电视频道播出,成为爱国教育之经典教材。

抗日主题曲《中国不会亡》 (抗战胜利后改为《中国一定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790

主题

3436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710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18:07:1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
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
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斗守战场。
四方都是炮火,四方都是豺狼,
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
我们的国旗在重围中飘荡,飘荡 ......
八百壮士一条心,四方强敌不敢当。
我们的行动伟烈,我们的气节豪壮。
同胞们起来,同胞们起来,
快快上战场,把八百壮士做榜样。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 ......
不会亡,不会亡,不会亡 .....

1937年十月,谢晋元团附(前坐者)在上海租界孤军营,和五二四团 第一营四位连长合影;后排中右一最矮的为第一连连长上官志标上尉, 中右二为第三连连长唐棣上尉,中左一第二连连长雷雄上尉, 中左二第四连连长邓英上尉。
(上官百成提供.张光棣翻摄)

 走过烽火岁月-叙述「八百壮士」故事

(1 ) 1937 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军阀自中国华北大举侵略上海,继七七事变后,再挑起淞沪战争,揭开了中国全面抗战的序幕。
(2 ) 我陆军第八十八师奉命调至上海布防,在师长孙元良将军卓越的指挥下,全军怀着同仇敌忾的如虹气势,以悬殊的兵力和装备,英勇的与日寇相当优越的海陆空配备浴血苦战,纵然日寇用数以千计的炮火不分日夜的猛烈轰击,后以飞机肆意滥炸,但我军仍前仆后继的坚守闸北阵地两个多月,粉碎日寇「三月亡华」的妄念。
(3 ) 1937 年十月二十六日清晨,八十八师长孙将军接到我第三战区副司令顾祝同将军的电话,为能详尽讨论,即派参谋长张柏亭少将至中央军指挥部面报战况,经向顾将军详析情况后,便将研议结果向上呈报,最高指挥当局为保持战力,与日长期抗战计,由顾将军转令,以ㄧ团兵力固守闸北的四行仓库,掩护我军撤退,后斟酌实况,乃权宜变更由第五二四团第一营为基干,配属必要特种部队声称八百人留守,于是在中校团附谢晋元,少校团附上官志标,少校营长杨瑞符等人率领下,担负此项轰动国际的艰巨任务(八百壮士电影)。
(4 ) 十月二十六日午夜,豪气干云的壮士待完成掩护任务后,迅速往光复路口的四行仓库最后的阵地集合,当时日寇炮火十分猛烈,分散在阵地上的部队不易快速会合,谢团附 发电文宣誓:"晋元决心殉国,誓不轻易撤退,亦不作片刻偷生之计,在晋元未死之前,必向倭寇索取相当代价,余一枪一弹,亦必与日寇周旋到底。"上官团附亦誓言『绵羊偷活百年,莫若猛狮生存一日,决予倭寇迎头痛击,赐不两立』 决计分批行动,彼此互相掩护,他分派传令兵传达命令,先集合防守上海北站前线的第一连进入四行仓库,随后,二、三连合机关枪连再立即行动,待全体都进入仓库后,谢团附即指示侦查地形,布置阵地,赶筑防御工事,并破坏仓库内的所有电灯,以便隐蔽行动,防止敌人藉电线纵火,全部部署妥当后,已是二十七日的清晨。在蒙古路附近警戒排士兵发觉敌兵前来搜索,不久该排及与敌人接触,边抵抗边退回仓库。下午二时许,敌人到苏州河边,向仓库外的第一线守军做试探性的攻击,此时,谢团附正坐镇仓库内,加紧赶筑工事;上官团附亦忙着指挥警戒部队在仓库外的第一线抵抗,敌方来势凶猛,既攻击又放火,彼此相持三小时,我方使敌方死伤达四五十人,当我军撤回仓库时,敌兵即跟踪而至,我方立刻防堵库门,又奋力毙敌七、八人,伤敌三十多人,迫使敌兵狼狈逃窜。
(5 )黄昏之后,敌兵复不断向仓库周围的木屋发射烧夷弹,妄想引火烧仓库。从二十七日晚上入夜起,上海市民纷纷涌到租界新闸桥,兴奋的遥望英勇的八百壮士和敌寇作殊死战,直到昱日黎明时分,市民们仍像蚂蚁搬沿着新闸侨聚集观看,租借路口的英军纷纷买了百元多的面包送给八百壮士,同时,上海市各界亦竞相解囊购送各种食品,甚至延北京路到新闸路一代的烧饼店,更主动烤制许多烧饼去慰劳孤军。
杨德余:副排长, 杨得余,又名杨德裕, 1915年生于湖北随州。 1933 年 加入国民党军队,从湖北调到南京。1937 年 10 月 上官志标团附所属第88 师第 524团第 2 营1 连 1排少尉排长,参与淞沪战役,守卫四行仓库,成为著名的"八百壮士"之一,左眼被炸瞎。
(6 )二十八日凌晨,有敌军二十多人在苏州河畔打旗语,欲指挥部队进击,在六楼守望的第三连士兵见状,立即负着伤将全身挂满手榴弹,跨过围墙,对准敌丛跃下,他拉开手榴弹的保险轰然爆炸,烟屑飞扬中,二十多个敌兵已横七八竖的躺在仓库大门前,其余的敌兵拼命往后逃遁,南岸群集的市民无不鼓掌欢呼,接着敌方两名敢死队员,从交通银行北边抬着梯子往仓库爬,到二楼窗口,一队员正想将手榴弹投入仓库时,谢团附和上官团附正好在窗口附近,谢先上去,日兵持枪猛扑,上官速上前,以一手挟住枪,一手扼其喉,猛力一推,使日兵悬空跌落,被自己所带的手榴弹炸死,跟着爬上来的日兵惊慌无比,亦被谢拔出手枪予以击毙,在屋顶上的我军见到敌踪,亦快速的投下迫炮弹和手榴弹,将近抵仓库墙角的敌兵尽皆消灭,残余的敌兵仓皇逃窜。群集在苏州河南岸的同胞和英军见到如此精采的战斗场面,纷纷鼓掌呼应。
(7 ) 当天上午,有敌机多架飞临四行仓库的上空盘旋侦查,经我军设在屋顶上的防空火力猛射,使之纷纷遁走。守在仓库外碉堡中的蒋震发觉百公尺外有敌踪,立刻持机枪朝敌兵猛射,陆续击倒数十个敌兵,使他们无法往仓库的西边进展,在仓库平台墙边辽望的士兵示警敌方正朝西边运炮欲进击,上官团附即吩咐部属调回在仓库外警戒的弟兄,在外警戒的钱振华排长先让弟兄们安全退回仓库后,正欲通知蒋震速自碉堡撤出,惜蒋未能及时撤退,不幸遭敌方炮火炸毁碉堡,而壮烈牺牲。
(8 ) 敌兵又趁机涌出数十人进犯,和守军们展开激烈血战,彼此互有损伤,后终被守军击退。当天下午,四行仓库的屋顶上突然升起一面巨幅的国旗,令租借的中外人士都大为鼓舞,原来获知四行仓库需要补给品和一面国旗,上海市商会得知后,立即备妥所需物资,再交由七位童子军设法送给孤军,其中四十一号童军杨惠敏,特地将国旗折迭好带在身上,在其它人的协助下,冒险匍匐通过西藏北路,将国旗交给孤军。
(9 ) 十月二十九日清晨五时,天刚微明,仓库西北的国庆路上,十多个日军从破屋断墙间潜近,欲作试探性进击,孤军早已发觉,待他们挨近仓库后,即投下迫击炮弹和手榴弹予以击毙。七时二十分,日均复妄图进击,仍被毙十多人。下午三时三十分许,两艘青灰色的敌方汽艇,每艘带日兵数十人,各驾机鎗一挺,杂有持相机的记者多人,自黄浦江闯入苏州河,欲向四行仓库冲去,当日艇将进第七座老垃圾桥时,被两岸和墙上守卫的英军发现,立即出面阻其前进,一时间,双方剑拔弩张。
(10 ) 同时,日军又经上海银行推栈进犯,孤军立刻沉着应战,由守仓库底层上官团附指挥以机枪猛烈射击,兼从窗口投下手榴弹和迫炮弹,再次毙敌四十多人。而在苏州河上的两艇日兵与英军僵持半小时无效后,方退离苏州河。至下午五时四十分许,日军再发动大规模的攻击,彼此战斗十分激烈,虽使日军伤亡一百多人,但孤军中亦有七人阵亡,十多人受伤。
(11 ) 当晚八时,谢团附上官团附召集全体官兵检讨三天来的战斗得失,复做精神谈话,当表明要和四行仓库共存亡的决心后,大家分写信或立遗曯向亲友们各表报国壮志,上官团附亲书『绵羊偷活百年不如猛狮生存一日』然后统由上官团附收妥奋力送出。仓库外,童军们正冒着枪火设法送补给品给孤军,经上官团附力克万难,终将补给品顺利送给孤军。
(12 ) 十月三十日凌晨,日军自虹口方面获得补充后,再次调整部署,将多门手射炮往国庆路推进,持续轰炸仓库后墙,同时,亦在仓库正西方的福康、福源两家钱庄的屋顶上架设多挺机枪,企图压制在仓库平台上的守军从辽望台向下投弹,并在上空配合数架敌机作势盘旋。而壮士们愈战愈勇,沉着应付日军的围攻,屡次予以猛烈痛击,使敌军两次进击都无法得逞,复被击毙数十人。
战斗在十里洋场的上海租界边缘进行,记者可一面在租界大饭店阳台喝咖啡,一面远眺两军浴血作战,这种会战规模与型态,恐怕前所未有。淞沪会战打得惊天动地,中日双方动员的部队,总数超过一百万人,所有武器,如战机、航空母舰、舰炮、坦克及毒气等,都大量出笼。而最原始的作战方式,面对面,以刺刀格斗,甚至石块投掷,或是壮烈的「人肉炸弹」,也都上了战场。「八百壮士」实际兵力仅 457 位。

2790

主题

3436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710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18:08: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寒冬开梅 于 2015-11-1 19:16 编辑


  率领八百壮士在日军重围中英勇奋战的谢晋元将军(曾强摄)



上图:八百壮士上官志标团附(前右第一位抬棺者)带领“八百壮士”余部,隆重国葬民族英雄谢晋元团长 并陈请国府于上海设立“晋元中学”、“晋元小学”、“晋元公园”、“晋元路”等。“晋元中学”现已成为上海市十一大重点中学。

( 24 ) 1941 年十二月七日晚上,爆发太平洋战争。八日晨,日军进占租界,当天上午八时许改由日军守卫孤军营,从此孤军们过着暗无天日的战俘生活。十二月十日,孤军营上官团附收到汪伪上海市长陈功博的信件,要求全体孤军参加「伪军」,上官团附出任沦陷区陆军总司令,立刻遭上官团附带领全体官兵严词拒绝,并当面撕毁委任状,起初,汪伪官员妄想利诱孤军们臣服,但他们始终不为所动,双方坚持十多天期间,政府曾密令孤军适时突围,惜他们毫无良机,兼之政府所设的秘密机关屡被日军破获,机会更加渺茫。
(25 ) 二十八日晨,日军派出约一团兵力包围孤军营,并在营区四周岗台架设重机枪,周围遍布轻机枪,每位孤军被三个日军加以监视,强押至宝山月浦机场旁的一座日军营中,对孤军严密看守、刻意折磨,意图迫使孤军们屈服,历经四十多天,壮士们依然坚贞不拔,不愿编入伪军,日军老羞成怒,于 1943 年二月九日,复将孤军们压至龙华游民习艺所,强迫他们挖壕沟、做苦工,此时,他们曾计划突围,惜接应部队误时,而功亏一篑。
(26 ) 日本特务侦查知他们的意图,又将众壮士转送至南京珠江路黯无天日的老虎桥第一监狱日军称之为「支那派遣军南京俘虏收容总所」在俘虏收容总所中先父上官志标担任总代表职务,因孤军仍坚拒编入伪军,先父上官志标日日提着八百壮士余部及被俘官兵的人头与残酷的日本军阀周旋。日军便先将孤军的军官和士兵分开,再陆续压ㄧ百人到杭州,五十人送至南洋群岛,五十人送到南京光华门外,押数十人至南京孝陵卫,数十人到裕溪口挖煤矿,并留一些人在原处,时常强迫他们无休无止的做苦工。孤军分散至各处做苦工时,各处常觅机作反抗行动,有的成功,有的不幸失败。
杨德余:副排长, 1937 年底 -1941年 被囚禁在上海胶州路孤军营。 1941 年 -1942年底 先后被囚于上海宝山、新龙华、南京老虎桥监狱,后被押往安徽芜湖裕溪口抬煤炭。 1943-1944 年 从裕溪口逃往皖南新四军部队,到重庆住进长寿第九残废教养院。
(27 ) 被分散在芜湖裕溪口数处做工的壮士们,有一组十几位壮士被日军以一挺轻机枪监视着,他们计划将日军击倒,抢得了机枪,不料机枪中没子弹,反被赶至的大批日军处死,其余的壮士们亦准备反抗,但又被日军侦知,而遭受苦刑。另方面,钱振华排长趁美国轰炸南京的日寇时,便率孤军二十余人在孝陵卫杀死日军警卫,突围而出,从龙潭渡江,进入游击队,继续为国效力;其它亦有陈一陵、严占标等十二人,以及陈文仙等数人,都分别由各地逃出魔掌。而到南洋群岛的壮士们,抗战胜利后,只有三十六人从新几内亚遣返,其余的多饮恨异域。
(28 ) 1943 年春天,上官团附和部分壮士们被派至南京附近做苦工,在日积月累的劳累下,使他旧伤复发而染上肺炎,幸经同做苦工的弟兄协助,将他保释至监狱外医治和疗养。当年,八十八师曾驻于无锡,他便趁机潜至无锡郊外东大池的万福寺疗养,因此,认识了荣淑伟(美英)小姐,两人很快就萌生感情,待上官团附复原后,即毅然的重上前线游击队杀敌,虽战火让他们分两地,但两人仍千方百计的书信往返。抗战胜利后,两人在上海再度相逢,感情越发的成熟,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由 88 师老长官孙元良师长证婚,传为大战之后的佳话。
(29 ) 历经日军的迫害和战火之摧残,抗战胜利后,经过上官志标团长透过报纸书信的招集回到上海的八百壮士只剩两百人左右,经过上官团长的安排,让他们各自重入军旅、回归故乡或在沪地就业,同时,他还率八百壮士余部呈请政府,将胶州路改为晋元路,胶州公园辟为晋元公园,复协创晋元中学 现已成为上海市十一大重点中学。 1945 年十月二十六日,更为谢晋元将军举行公祭大典,特邀天主教南京教区主教于斌主祭,场面十分感人而隆重,并重行修葺谢将军墓园,立有青天白日国徽,后因青天白日国徽毁于文化大革命,凭上官志标团附带领八百壮士余部所设计建立之墓碑暨墓志铭,文革后得以抗日民族英雄获得平反,重葬于上海与宋庆龄同墓园之名人墓园中。
(30 )上官志标团长( 1948 )年接收台湾,后转任公务员任职台南县政府兵役科长,至( 1967 )年因公积劳成疾殉职于任内,「上官志标传」列入学校五专及台湾大学、师范大学、辅仁大学、福建同乡会等国文教科书。 谢团长和上官团附领导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的英勇壮烈事迹,至今仍为海内外人们传扬歌颂。
有感于世间之论「八百壮士」,只 知团长谢晋元,而鲜知有团附上官志标。谢晋元团长之生前,有得于先父上官志标之全力支持鼎力协助,而谢晋元团长殉国之后,得于先父上官志标之承继戮力发扬光大:其后先父上官志标所经历之艰危险阻,实更倍于谢晋元团长,而其所激发之民族浩气,与谢晋元团长同争光日月。
( 31 )在抗日初期,政府领导上海决战,展开惨烈的淞沪会战,虽然日军得到海空军优势支持,消耗国军部分兵力,但也激起国共合作军民同仇敌忾,团结抗战,终赢得 八年抗战 最后胜利;但中日战争破坏至巨,超过五千万人数伤亡,财产损失更是难以估计。 身为「八百壮士」后裔之一,祈愿先烈热血不要白流, 愿以此为鉴,世人应记取教训,不再掀起战端, 世界和平永远确保,诚为两岸人民百姓之大幸也,两岸 共同弘扬「中国一定强」之黄埔精神。

拟建议中国政府暨上海市政府及台湾当局 促成下列三点并祈示复:

【1】现已完成二十集大型爱国主义电视连续剧 八百壮士初稿 恳请指导、促成拍摄为祷。
【2】恳切祈望世人组团赴上海参观四行仓库,尽速成立 抗战仓储博物馆及苏州河等整修工程(上海投资近四十亿人民币),并向上海市提出建言,作为 世人暨两岸人民观光旅游胜地弘扬 “八百壮士”之 精神。
【3】祈望中国中央政府,无偿提供上海 四行仓库,成立两岸爱国文化、经贸协商交流单位,台湾由八百壮士后代参与协商交流工作,以增进凝聚两岸人民彼此的了解与弘扬爱国情操。
拟恳请先进钧座重视采纳建言,促有关单位协助配合,增进凝聚两岸人民合而为一及彼此的了解,激励两岸人民,由歌颂进而实践“中国一定强”的爱国情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5-10-16 18:41 , Processed in 0.07806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