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6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石涛国画作品欣赏

[复制链接]

2790

主题

3436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697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15:36: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石涛的祖先是朱元璋的哥哥,叫朱兴龙。朱兴龙的儿子朱文正由朱元璋抚养长大,并为朱元璋打天下立下赫赫战功。朱文正的儿子叫朱守谦被封为广西桂林靖江王。朱守谦的第十代孙就是石涛。石涛,名叫朱若极,字石涛。

  1645年,广西桂林靖王府经历了一次战火,靖王府被血洗门户,只有一个小太监抱着3岁的石涛,乘乱逃出了王府。为了躲避搜捕,保全性命,主仆二人在广西全州湘山寺削发为僧,石涛得法名原济。石涛自幼好学,他博览群书,工绘画、诗文、书法等。青年时代的石涛曾漫游群山,广览奇景,为他的艺术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在诸种题材之中,石涛的绘画以表现山水见长。在山水中,又以表现黄山见长。年轻时期的石涛曾在黄山居留数月,看到了虬枝横空的古松,云雾缭绕的山峦,怪石林立的奇峰,这些景象在他的脑子里飞旋,变化,消失,破碎,重组,助他创作了诸多佳作。

  石涛虽然是和尚,但是他的内心并未脱俗。1680年,石涛到南京主持长干寺。1684年,康熙南巡,即将来到南京。南京官员奉旨,招一批著名画家,描绘江南名胜古迹,供皇帝浏览。石涛也在征召之列并参与接驾,而康熙对石涛的绘画,确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隔9年,康熙第二次南巡,石涛又在接驾之列,并被康熙提名接见,短暂寒暄。但是这次的接见竟令石涛受宠若惊,在画作的题诗中大呼:“真明主也。”

  石涛在扬州接驾以后,就积极准备北上京师,他不断送给王公大臣一些绘画,希望他们能够把自己介绍给皇帝。但是,他并没有受到当朝皇帝或王公大臣的欣赏。石涛师法自然的艺术主张,与当时被看为正统的艺术摹古之风相左。

  1692年,怀着深深失望从京师回到扬州的石涛开始以卖画为生,并于此终老。当功名的幻想都破灭之后,石涛开始了归隐的生活,并寄情于画。

  石涛既有国破家亡之痛,又两次跪迎康熙皇帝,内心充满矛盾。他是在清高自许与不甘岑寂之间矛盾地渡过了一生,好在晚年时期的他找到了寄托情感的极好方式,将一腔的愁苦发泄到了他的画作之中,所以他的作品纵横排闼、闪转腾挪,充满了动感与张力,这也正是他的作品异于常人之处。石涛运笔流畅凝重,松柔秀拙;用墨浓淡干湿,或笔简墨淡,或浓重滋润,酣畅淋漓,极尽变化。他的画作构图新奇,无论是黄山云烟,江南水墨,还是悬崖峭壁,枯树寒鸦,或平远、深远、高远之景,都力求布局新奇,意境翻新。他尤其善用“截取法”以特写之景传达深邃之境。石涛的画还讲求气势。他笔情恣肆,淋漓洒脱,作品具有一种豪放郁勃的气势,以奔放之势见胜。

  他主张师法自然,“搜尽奇峰打草稿”是石涛艺术创作的纲领。他并以此为名,在他的中晚年创作了《搜尽奇峰打草稿》这幅佳作。这是一个长卷,从右至左,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欣赏。第一部分,群峰层叠,危崖骤起,就像海浪翻空,排山倒海,气势高昂,不同凡响。收藏家潘正炜说:“此画开卷如宝剑出匣,令观者心惊动魄,真奇笔也。寓奇思于奇笔,以奇笔绘峰奇。”第二部分,剑锋峭壁,古木怪石,错落其间。第三部分,溪流自上而下,曲曲折折。第四部分,在长松杂树的怀抱中,有屋舍数间,屋内床铺帷帐,清晰可见。老者二人,相对清谈,形态闲适。这幅山水长卷,气势恢宏,构思奇特。满山上下,都是苔点。画家善于用点来表现丛草、野树、山石、苔藓、云烟等等,在诸种墨点中,以浓点、枯点为主,好像用这些墨点砸出来一个世界。这么多点,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石涛自己灵性飞舞的表现,正所谓“此中簇簇万千点”。在中国绘画史上,石涛的苔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在石涛的晚年,他潜心研习绘画技艺与理论,著《画语录》一书,堪称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之经典,书中内容涉及到艺术的方方面面。主要内容是强调创新,强调自我,反对泥古不化。在书中,石涛提出著名的“一画论”,将绘画理论上升到哲学概念,他所谓的“一画”是世界的本原,也是绘画的本原。画家绘画,始于一画,成于一画。石涛认为一画打破了宇宙万古的混沌,化生出世界万物。万物的运动变化都出自一画的运动变化。此外,石涛在书中还提及到了“变换论”强调绘画要以自我为中心,而不能以古人为中心。

  有人称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屈指可数的伟大人物之一,从他的绘画技艺和理论等方面看确是当之无愧的。他的艺术主张和绘画实践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中国画向近、现代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790

主题

3436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6971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15:38:09 | 只看该作者
















































































751

主题

1323

帖子

1万

积分

钻石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0615
板凳
发表于 2016-1-23 15:44:20 | 只看该作者
落款作品集 清代




    石涛(1642年-1708年),清初画家,原姓朱,名若极,广西桂林人,祖籍安徽凤阳,小字阿长,别号很多,如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法号有元济、原济等。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清初四僧”。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艺术理论家。

8395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192
地板
发表于 2016-1-23 15:47:12 | 只看该作者
石涛的山水画艺术特点
艺术
专业回答
阏梦痕VS涂鸦 2007-01-18 21:13
石涛山水画名极盛,自成一家,既善借鉴古人之长,又力主“搜尽奇峰打草稿”,注重外师造化。其山水构图新颖奇异,笔墨雄健纵恣,极富变幻。皴法主要源于董源、巨然、黄公望、王蒙一路,根据山石自然结构,使用披麻皴、解索皴、云头皴、荷叶皴、折带皴,或密或疏,或干或湿,随机而化。尤喜用湿笔,运墨清健洒脱,以笔墨之相互渗化融和,表现山川苍茫、朦胧、浑厚之态。其章法一变古人定格,破空而来,出奇制胜。石涛作画讲究气势,于豪放郁勃、宏博奇异境界之中寓有静穆的气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5-31 22:01 , Processed in 0.06796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