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6家青蒿素概念股“中诺奖”,但市场却被外企垄断了

[复制链接]

8395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73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6 10:55: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澎湃新闻记者 闫鹏飞

2015-10-06 16:10 来自 10%公司




10月5日,一则新闻澎湃国庆假日的中国人: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为研究抗疟疾药青蒿素而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青蒿类药物被广泛应用的是蒿甲醚、青蒿琥酯、双氢青蒿素等。A股节后即将迎来交易,不少投资者看到了相关上市公司的机会。10月6日,仍在交易的港股市场对于青蒿素概念已经有了反应,比如,在香港上市的复星医药( 02196.HK)与白云山( 00874.HK)收盘股价分别上涨5.17%与4.88%。

复星医药(600196):旗下子公司桂林南药为国内的青蒿类最重要的药企,产品为青蒿琥酯,在疟疾治疗中,WHO建议的5个复方中有3个包含青蒿琥酯,公司的青蒿琥酯片、青蒿琥酯注射剂先后通过世界卫生组织预供应商(WHO-PQ)认证资格,为国内唯一一家片剂、注射剂获此资格的企业。

获WHO-PQ资格的企业,可以参与联合国旗下国际基金或慈善组织的大宗公立采购,并将药品发放到以非洲为主的贫困国家和地区。

所以,复星医药青蒿类抗疟药出口量保持中国企业第一。根据海通证券的推测,2014年复星青蒿琥酯类药物销售额在2亿元以上。

昆药集团(600422):公司的青蒿素类产品为蒿甲醚、双氢青蒿素。其起家业务为蒿甲醚原料的供应商,是世界最大的蒿甲醚生产厂家,其原料药向瑞士诺华等国际巨头供应,当然,该公司现在也拥有蒿甲醚针剂的生产批文。

去年,昆药集团定向增资12.5亿元,用于收购北京华方科泰,收购完成后获得双氢青蒿素哌喹片等青蒿素类产品,成为品种最全的抗疟药品供应商。当下,目前公司蒿甲醚针剂和双氢青蒿素哌喹片都在申请WHO-PQ认证。

其他上市公司还包括:

新和成(002001):双氢青蒿素原料药供应商,同时也具有青蒿琥酯制剂和原料、双氢青蒿素制剂批文;

白云山(600332):子公司生产青蒿素原料药;

华润双鹤(600062):子公司生产双氢青蒿素片;

浙江医药(600216):蒿甲醚原料生产药企。

不过要知道的是,中国的青蒿素生产药企,除了个别企业,大部分企业仍然处在产业链底端,即生产原料药的阶段。

去年在第八届青蒿素国际会议上,就有企业吐槽,中国承担了70%至80%的青蒿素原料生产供应。作为产业链的上游,原料种植和提纯实际上是最辛苦的工作,但是下游的国际制药巨头因掌握更多青蒿素制剂专利,利润空间远比中国企业要大,而大部分中国企业的制剂生产很难获得国际认可。

比如,1994年,研发了复方蒿甲醚的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研发机构与诺华公司签署专利开发许可协议,后者负责复方蒿甲醚在国际上的研究和开发,前者则收取一定的专利使用费,通过申请专利,诺华坐享其成。

而其他青蒿素类药物,中国的研究机构早年少有专利意识,而国内企业也未能在国际上申请到专利,这意味别人随时可以仿制。

录入编辑:闫鹏飞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6-26 05:38 , Processed in 0.09004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