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山
标题:
英國《金融時報》:德國暗示北溪2號可能產生變數
[打印本页]
作者:
寒冬开梅
时间:
2020-9-6 20:48
标题:
英國《金融時報》:德國暗示北溪2號可能產生變數
柏林施壓莫斯科,要求調查俄羅斯反對派活動人士納瓦爾尼被投毒事件,並首次表態稱,此事可能危及耗資巨大的輸氣管道項目。
2020年9月6日 17:46 英國《金融時報》 馬丁•阿諾德 法蘭克福報導
柏林對莫斯科方面加大壓力,要求調查俄羅斯反對派活動人士阿列克謝•納瓦爾尼(Alexei Navalny)被投毒事件,並首次表態稱,這起事件可能危及一個擬從俄羅斯向德國輸送天然氣的管道項目。
德國外交部長海科•馬斯(Heiko Maas)表示,他希望俄羅斯不會因為在納瓦爾尼被投毒一事上不配合進行調查而迫使柏林方面「改變立場」。
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此前曾表示,這兩件事應該「脫鉤」。
馬斯告訴《星期日圖片報》(Bild am Sonntag),如果莫斯科方面不「在接下來幾天內」開始協助調查,柏林方面將開始與其他國家磋商如何回應。「在我們考慮制裁時,制裁應該儘可能精準地發揮作用,」他表示。
納瓦爾尼是知名的公開批評普京的人士,上月下旬在從西伯利亞飛往莫斯科的航班上病倒,在被送到柏林夏利特醫院(Charité)救治後至今在重症監護中。他的支持者聲稱,他在托木斯克(Tomsk)機場喝的那杯茶被人投了毒。克里姆林宮否認對這起襲擊負有任何責任。德國已表示,他遭受了神經毒劑「諾維喬克」(Novichok)的毒害。
馬斯發表的上述言論,是默克爾政府中的一位部長首次承認,這起襲擊有可能給北溪2號(Nord Stream 2)帶來後果,這個輸氣管道項目已成為針對克里姆林宮的批評的靶子。
從反對黨到默克爾所屬的基民盟(CDU)及其姊妹政黨基社盟(CSU),德國政界人士在納瓦爾尼被投毒後紛紛呼籲取消這個管道項目。
「我一直在說,我對北溪2號項目感覺不太好,」德國國防部長安妮格雷特•克蘭普-卡倫鮑爾(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周日對路透社(Reuters)表示。「對我來說一直很清楚的是,中、東歐國家和烏克蘭的正當安全利益必須得到考慮。」
德國國內再度有人呼籲前總理格哈德•施羅德(Gerhard Schröder)辭去他在俄羅斯國有能源企業擔任的多個職務,包括北溪2號股東委員會主席的職務,以回應納瓦爾尼被投毒事件。
基民盟在聯邦議院的黨團副主席約翰•瓦德弗(Johann Wadephul)在接受柏林《每日鏡報》(Der Tagesspiegel)採訪時表示,施羅德——他還是俄羅斯國有的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董事長——應該「立即放棄他在俄羅斯的各個職位」。
為《奧格斯堡彙報》(Augsburger Allgemeine)進行的一項民調顯示,53.4%的人贊成施羅德放棄他在俄羅斯國有企業擔任的職位,而33%的人對他的這些任職沒有意見。
施羅德在7月的德國聯邦議院聽證會上表示,如果北溪2號項目不了了之,120億歐元就打了水漂。這條管道由俄羅斯國有控股的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擁有,並將由其營運。該項目僅需鋪設1230公里管道中的最後150公里,即可抵達德國北部的接收站。
自2011年開始施工以來,該項目一直有爭議。去年,美國對參與的企業實施了制裁,由兩位參議員特德•克魯茲(Ted Cruz)和珍妮•沙欣(Jeanne Shaheen)推動的新一輪美國制裁正在審議中,其目標是為該項目效力的任何企業,潛在還可能納入德國官員。
但是馬斯表示,呼籲取消該項目的人們「必須意識到相關後果」。他警告說:「(該項目)涉及來自12個歐洲國家的100多家公司,其中大約一半來自德國」。
除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外,該管道的其他主要合作夥伴包括德國的Uniper和Wintershall、奧地利的OMV、法國的Engie以及英荷集團荷蘭皇家殼牌(Royal Dutch Shell)。
英國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Dominic Raab)周日對英國廣播公司(BBC)表示,俄羅斯對這起投毒事件「需要回答質疑」。他補充說:「在這種情形下使用化學武器純屬黑幫行為。」他呼籲由禁止化學武器組織(OPCW)進行調查,並補充說:「俄羅斯需要全力配合。」
諾維喬克是當年蘇聯開發的一種軍用級神經毒劑,曾在2018年被用於在索爾茲伯里(Salisbury)對俄羅斯前情報官員謝爾蓋•斯克里帕爾(Sergei Skripal)和他的女兒尤利婭(Yulia)投毒。父女兩人當時居住在這座以大教堂著稱的英國城市。
譯者/何黎
欢迎光临 汉山 (http://s541722682.onlinehome.u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