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山
标题:
英国《金融时报》: 新冠危机暴露供应链弱点
[打印本页]
作者:
华盛顿人
时间:
2020-5-19 11:31
标题:
英国《金融时报》: 新冠危机暴露供应链弱点
弗里克:新冠危机让政府和企业更加注重供应安全,推动供应链本土化和区域化,但只有部分企业能快速适应这种变化。
2020年5月14日 16:36 Waverton Investment Management英国股票研究主管 蒂尼克•弗里克 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
新型冠状病毒危机造成的后果之一,看起来很可能是全球供应链面临重构。在中国与世界其它地区关系日益紧张的背景下,政策制定者和企业高管会更加注重供应安全,这应会催生联系更紧密的本土供应枢纽。但投资者应该注意:面对这一转变,并非所有公司都有优势。
加强自动化水平和分析能力,将有助于改善对供应的可见性和控制,还可以保障工人的安全。从科技集团和顺应形势的佼佼者——能够有效地应对这一变化,也因此变得更有弹性和更灵活的公司——身上或许会看到投资机会。
新冠大流行突显了依赖少数供应商可能付出什么代价。无数的故事唤起了人们对医护人员缺乏口罩和防护服的注意。
较少报道的是止痛药等非专利药物的短缺,这些非专利药物的绝大多数活性成分都产自中国。随着中国工厂重新开工,印度关闭了生产和包装这些药物的工厂。
常言道,一根链条的坚固程度取决于它最薄弱的一环。就连肥皂供应链也受到了影响。PZ Cussons最近称,它很难采购到足够的原材料来生产Carex洗手液以及Imperial Leather香皂,在包装环节也存在困难,因而满足不了消费者因遵照官方洗手指示而不断飙升的需求。
不只是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要求企业改变将生产外包到海外的做法。据路透社(Reuters)报道,法国财政部也在评估哪些行业需要具备“经济和战略独立性”。这主要可能针对必需产品,但我们也可能会看到政府对非必需产品制造商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以防日后需要救助它们。
几十年来对成本的重视导致供应链集中分布在低成本国家,盛行“及时交货”和严控存货的做法。这场大流行病突显出,许多公司在运营中没建立足够的缓冲以抵御供应严重中断的冲击。这一认识应该会推动变革。一些公司已经将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到亚洲其他地区。
通过增加本土或区域供应链来拉近与关键客户的距离,可以建立起不那么集中、也更平衡的业务。拥有在本地采购产品的能力,也能缩短交货时间和降低风险,但往往成本更高。
对于某些产品,这些增加的成本可以转嫁给顾客。一盒一个月剂量的抗过敏仿制药比一大袋薯片还便宜,这似乎是反常的。对于其他产品来说,企业可能不得不为了较低的风险而接受较低的盈利能力。不过,那些拥有定价权、利润率高于平均水平的公司最有优势。
增加本土供应的比重也可以提高灵活性,因为公司可以更好地响应本地需求的变化。它们可以更容易地直接向客户销售和交付产品,而不是通过中间商。这种方法也可能利于环境,因为货物不再需要在装配的各个阶段被多次运往世界各地。
除了过于集中之外,全球供应链也变得过于复杂和不透明。大多数供应链就像一张由制造商、子制造商、分销商和物流代理商组成的错综复杂的网络,对于最终交易的完成,他们全都有份。
销售成品的公司通常知道其直接供应商的生产和发货计划,但一般不怎么了解供应链上其他供应商的情况。当供应链中断时,这种可见性对于了解供应链其余环节所受影响以及采取缓解措施就变得至关重要。
重建这一基础设施需要时间和资金。财力强大的公司最有利,还有那些已经拥有较为平衡的供应网络的公司。企业可以利用科技来联接起整个供应网络,包括第三方供应商。
区块链、人工智能、供应链分析、机器人自动化和5G等创新都有助于预见挑战,并扩大或缩小产能以应对需求冲击。提高自动化程度可以降低病毒传播风险,从而有助于保障工人的安全。
将供应链本土化或区域化不应被视为反对外包或全球化。这场大流行病使我们认识到让商品和服务全球流动的重要性,但它也敲响了警钟,让我们认识到供应链中蕴含的风险。
采取积极应对策略将有助于提高公司的抗冲击能力和响应能力。科技公司最有可能从这一变化中受益,但我们也相信,那些资产负债表稳健、利润率高于平均水平并拥有定价权的企业能够最好地处理这一转变带来的风险。
本文作者在Waverton Investment Management任基金经理、英国股票研究主管
译者/何黎
欢迎光临 汉山 (http://s541722682.onlinehome.u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