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 发表于 2016-4-30 20:27:27

从手札书画中看戏剧奇才焦菊隐的交游与悲剧

澎湃新闻综合报道


  2016-04-29 13:05 来自 艺术观


  http://image.thepaper.cn/wap/image/4/897/467.jpg


  焦菊隐先生像。


  在近现代中国文化艺术史上,焦菊隐 (1905年- 1975年) 是知名戏剧大家和翻译家,也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创建人和艺术上的奠基人之一,他在戏剧、教育、文学、翻译方面都堪称奇才,对中国古典戏曲和西方戏剧都有精深的研究,在话剧民族化的探索上具有着巨大的成就。


  http://image.thepaper.cn/wap/image/4/897/468.jpg


  燕京大学时期郊游照片,后立者为焦菊隐。


  在4月28日、29日的中国嘉德2016春拍上海巡展上,一批名为“先生先去,一戏一格”的焦菊隐书画旧藏首次亮相,既可见一代戏剧大家的文艺修养,又可见出其交游与悲剧性命运所在。


  其中既有老舍致焦菊隐信札与老舍夫妇合作书画、沈尹默致焦菊隐手札,也有焦菊隐所作的《茶馆》《龙须沟》戏剧手稿四种,以及郭沫若、于立群篆书七言联等,一些焦菊隐的老照片也弥足珍贵。此外,被称为“红色公主”孙维世罕有存世一张照片也作为焦菊隐旧藏亮相(孙维世的父亲孙炳文是中共革命烈士,牺牲于1927年,后被周恩来收为干女儿,文革中被迫害致死。)


  http://image.thepaper.cn/wap/image/4/897/469.jpg


  焦菊隐参加新剧社男扮女装照之一。


  焦菊隐先生以戏剧导演大师立于世。他是中国将莎翁名著《哈姆雷特》搬上舞台的第一人,也是把《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为京剧(《铸情记》)的第一人。作为北京人艺首任总导演,舞台之上,焦菊隐先生纵横捭阖、指挥若定,创作出一系列经典之作;他创办了中国式的剧院并不断探索北京人艺独有的风格,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尊重。


  舞台之下,先生致力于中国传统戏曲与西洋戏剧之研究,其总结艺术实践经验的论著丰富了中国的戏剧导演理论;他扎根于民族生活和传统艺术的土壤,吸收外国戏剧流派的营养,建立了风格独特的表导演学派,为奠定话剧的“中国学派”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焦菊隐先生将宏博的学识、敏慧的领悟、高远的理想和求索的精神聚焦于导演事业,为中国戏剧做出了至今无人可与比肩的贡献。


  http://image.thepaper.cn/wap/image/4/897/470.jpg


  1959年《蔡文姬》演出后,焦菊隐(前排左一)与习仲勋(前排右一)在台上与演员合影。


  《茶馆》是焦菊隐的导演代表作,首演于1958年。它是中国话剧界的骄傲,也是世界戏剧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建国后人艺的创作与演出中,《茶馆》不仅被公认为水平最高,最能代表北京人艺的特色,而且也是1949年后第一部走出国门、登上国际舞台的剧作,欧洲四国和美、日的同行与观众藉此领略了中国话剧的民族魅力。


  http://image.thepaper.cn/wap/image/4/897/471.jpg


  老舍致焦菊隐信札。


  《龙须沟》是1949年后首部歌颂新北京市政建设的大型话剧。它以大杂院为主要场景,塑造出一批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焦菊隐任该剧导演,一边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调整剧本,一边让演员去龙须沟深入生活,“掉进戏里去,参加艺术创造。”拍品491的梗概、排演本到总结手稿,不仅可以较为清晰地呈现焦菊隐的导演思路,而且能够看出他对原作的改动和对作家的尊重。


  《龙须沟》的演出效果堪称辉煌,震动人心的激情、真切的生活场景和生动的形象塑造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老舍夸奖“导演没有改动我所创造出来的人物性格”,原剧本的“北京味儿”得以保留。


  http://image.thepaper.cn/wap/image/4/897/472.jpg


  《茶馆》《龙须沟》《雷雨》《蔡文姬》戏剧手稿四种。


  翻译《双城记》时焦菊隐人在四川江安,父亲、哥哥、侄女、长子相继去世,当时次子又死,第一任太太林素珊离他而去,北平家中也音信全无,加之江安戏专人际关系方面的龃龉,焦菊隐自己说当时的“心情基本是灰色的”。焦菊隐翻译的《双城记》从未正式出版,但从拍品490看,择词考究,行文典雅,当为质量上乘之译作。以全书开头为例,焦菊隐的译文如下:


  “那是极盛之世,也是极衰之世;是智慧的一代,也是愚昧的一代;是虔笃之期,也是怀疑之期;是光明之季,也是黑暗之季;是充满希望的春天,也是黯然无望的冬天;凡是人所企求的,全都实现了,而又全未实现;人们一齐直奔而去的,是天堂之路,然而也可以说是地狱的方向。”


  http://image.thepaper.cn/wap/image/4/897/474.jpg


  焦菊隐(右一)与郭沫若(左一)研究剧本。


  文革的政治运动终止了焦菊隐的学术进程,摧毁了他的一切梦想,在生命的最后十年里,他被剥夺了创造和言说的权利,曹禺回忆那时的焦菊隐是“沉默的、几乎不会说话的上了年纪的人”,两人都在“牛棚”,“铺挨着铺”。1975年2月28日凌晨,焦菊隐离开人世。1979年,迟到四年的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首都文艺界、戏剧界、教育界为先生的英灵祭奠。于是之赠挽联一幅,上书“先生先去也,一戏一丰碑”。

  录入编辑:朱洁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手札书画中看戏剧奇才焦菊隐的交游与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