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人 发表于 2016-4-28 14:12:49

【艺点知识】从“华光礁Ⅰ号”看水下考古:解开海底文...

2016-04-28 08:51:35 来源: 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陈敏


  摘要:【编者按】近日,“问海——华光礁Ⅰ号沉船特展”在南京博物院特展馆开幕。展览围绕这艘沉没的南宋古船及数量众多的出水文物,向观众展示了中国古代海洋文化,以及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华光礁Ⅰ号”的发掘是我国水下考古的重要项目之一。对…


  推荐关键字 水下考古 华光礁Ⅰ号


  【编者按】近日,“问海——华光礁Ⅰ号沉船特展”在南京博物院特展馆开幕。展览围绕这艘沉没的南宋古船及数量众多的出水文物,向观众展示了中国古代海洋文化,以及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华光礁Ⅰ号”的发掘是我国水下考古的重要项目之一。对大多数人来说,水下考古仍然是一个陌生的学科,其发掘过程有何特色?与传统田野考古又有何联系?小编将在下文中通过“华光礁Ⅰ号”带大家了解神秘的水下考古。


  【十年水下考古重现“华光礁Ⅰ号”】


  “华光礁Ⅰ号”的发掘从1996年到2008年,经过了漫长的十余年光阴,考古学家历尽艰辛打捞出水大量文物,并确认其为南宋时期的沉船。


  揭秘“华光礁Ⅰ号”沉船


  华光礁位于海南西沙群岛永乐礁中。沉船大致呈东南-西北走向,船体沉没时暴露于海床表面之上的部分已分解不存。在遗址表面留存数处体积较大的凝结物,现存船体已基本全部揭露。遗址现状是船只沉没在坚硬的珊瑚沙上骨架断裂散落后形成的,和船体原始面貌差距甚远。


  http://wximg1.artimg.net/news/201604/2016042717120771466.jpg


  “华光礁Ⅰ号沉船”出水的大量瓷器


  沉船初挖掘时,年代的判断主要以瓷器的断代为依据。由于出水的陶瓷主要是南宋时期的青瓷、青白瓷、酱釉瓷等,另有少量景德镇青白瓷与龙泉窑青黄釉瓷。这些瓷器可与福建、浙江等地的窑场标本做类比,推测出大致的沉船年代为南宋时期。后考古发掘出一件刻有楷书“壬午载潘三郎造”字样的青白釉碗,推断该船应是南宋中期;另外,船上的器物来源主要为福建,可推测沉船的始发地应为泉州港;考古队员在华光礁的礁盘上仅发现了沉船的下部结构残骸,而上层甲板全无踪迹,可据此推断货船是在靠近华光礁处航行时,因操控失误而导致沉船。


  根据这些证据,我们可以描绘出这样一个画面:八百多年前,南宋时期的某一天,“华光礁Ⅰ号”从福建泉州港出发的,运载着大量的外销瓷,打算经由海上丝绸之路航线,前往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这艘船在经过西沙华光礁礁盘时,出现了驾船操控失误,巨浪将船只托起,被抬入礁盘内浅水珊瑚丛中搁浅,最终船破货碎,在南海沉睡了多年。


  “华光礁Ⅰ号”沉船发掘过程


  1996年,渔民偶然间发现“华光礁Ⅰ号”的遗迹。


  1997年,该沉船的水下遗址遭到非法盗掘和破坏严重。


  1998-1999年,考古初步调查和试掘。由于当时考古人员的工作以另一水下遗址发掘为主,华光礁沉船的考古工作较为仓促,且未携带合适的水下器材,因此只进行了简单的试掘。


  2007年3-5月,“华光礁Ⅰ号”进入大规模考古发掘阶段。考古队员首先探查了遗址分布状况,布置探方并在水面上搭建了工作平台。在对遗址表面进行拍照后,先将遗址表面的散落瓷片和珊瑚清理干净,然后向下进行抽沙。随着发掘工作的稳步推进,越来越多的文物显露出来。经过两个月的发掘,“华光礁Ⅰ号”沉船总计出土瓷器及各种文物达一万多件,考古人员根据整个遗址的状况估算,瓷器至少在20万件以上。


  http://wximg1.artimg.net/news/201604/2016042717120852426.jpg


  考古队员在水面上搭建工作平台


  http://wximg1.artimg.net/news/201604/2016042717120480101.jpg


  考古队员背负着沉重的气瓶,再系上5公斤重的压铅带,进入水下工作


  水下考古的工序复杂、难度极高。“华光礁Ⅰ号”沉船的发掘出水就经过清理-编号-水下测绘-水下摄影-水下摄像-取板-搬运-固定-托架上平台-托架上船-船板摄影-船板测绘-防霉处理-装箱-封箱-入舱等步骤。这对于考古人员的潜水技术与物探设备技术有着很高的要求。


  http://wximg1.artimg.net/news/201604/2016042717120766538.jpg


  考古队员在水下进行清理、编号、摄影等工作


  2008年11-12月,中国水下考古队再次开赴西沙华光礁,这次的工作是将沉船船体打捞出水。考古队员首先将沉重的金属货物凝结块从沉船中一一搬移,之后对沉船进行清理和测绘,并对船体进行拆解。除了龙骨整体出水外,其他500多件船板和构建都被精心地拆解出水。这些船体和文物之后运回海南省博物馆进行脱盐、脱水保护处理,最终完成复原工作,目前这项工作仍在进行当中。


  http://wximg1.artimg.net/news/201604/2016042717120852236.jpg


  考古个队员对单片船板进行编号,逐片打捞


新鲜人 发表于 2016-4-28 14:14:22

  “华光礁Ⅰ号”沉船满载珍宝

  华光礁Ⅰ号出水青白瓷居多,青瓷次之,酱褐釉最少。多为南宋时期东南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民窑所烧造,也有少部分是来自景德镇。器型主要有碗、盘、碟、盏、瓶、壶、粉盒、罐、钵、军持等。器物的装饰手法有刻划、模印、堆贴、雕塑等,有的还是几种技法组合于一器。主要的纹饰有荷花、牡丹、菊花、宝相花、缠枝花、折枝花、卷草、乳钉、珍禽、瑞兽、人物以及吉祥文字,如“吉”、“大吉”等。此外,在一些器物的底、足内、发现有墨书题记还有模印铭文、纹样等。

  http://wximg1.artimg.net/news/201604/2016042717200046245.jpg

  德化窑青白釉菊瓣纹盘口小瓶

  http://wximg1.artimg.net/news/201604/2016042717200140891.jpg

  磁灶窑酱釉执壶

  http://wximg1.artimg.net/news/201604/2016042717200260983.jpg

  德化窑青白釉菊瓣纹印花粉盒

  http://wximg1.artimg.net/news/201604/2016042717200361282.jpg

  青釉刻划花卉纹碗

  http://wximg1.artimg.net/news/201604/2016042717200452825.jpg

  南安罗东窑青花釉刻花执壶(带盖)

  http://wximg1.artimg.net/news/201604/2016042717200538662.jpg

  黑釉描金盏

  http://wximg1.artimg.net/news/201604/2016042717200547648.jpg

  花卉纹菱口铜盘

  http://wximg1.artimg.net/news/201604/2016042717195794719.jpg

  小罐与珊瑚礁结块

  http://wximg1.artimg.net/news/201604/2016042717195856793.jpg

  青瓷碗与珊瑚礁结块

  http://wximg1.artimg.net/news/201604/2016042717195836504.jpg

  石雕男子头像

  【水下考古重现古代文明】

  “华光礁Ⅰ号”沉船遗址的水下考古发掘,是中国第一次大规模远海水下考古。作为考古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水下考古学是陆地田野考古向水域的延伸。它以人类水下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运用考古学的观点和方法对淹没于江河湖海下面的古代遗迹和遗物进行调查、勘测和发掘。水下考古除发掘水下的古代遗址、打捞沉船和水下文物外,还研究古代造船术、航海术、海上交通和贸易等。

  历史上由于地震、火山喷发、海啸等自然灾变,一些位于水边的居址、港口、墓葬等沉没于水中;在一些古代航线下,还保存有大量古代沉船和文物。水下考古与陆地考古不同是的是,水下沉船是一次性堆积,没有年代区别,也不存在考古地层的叠压打破关系,又因为沉船货物产地相同,也很少用到器物类型学。沉船是一个高度浓缩的古代人类社会样本,地上发掘很难碰到像古代沉船这么完整的遗址。  

  水下考古学发展概况

  早在15世纪,欧洲就开始对水下的文物进行打捞探查,到了20世纪初期,对地中海文物的调查和发掘工作更是大大促进了水下考古的发展。1965年,水下考古学国际会议召开,此后水下考古终于从海底探宝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学科。

  http://wximg1.artimg.net/news/201604/2016042717120272077.jpg

  工作人员对沉船上打捞的瓷器进行归类统计

  我国的水下考古起步较晚。对我国水下文化遗址保护起到直接刺激的作用的是国际上著名的英国人米歇尔·哈彻打捞事件。1985年,英国寻宝人哈彻在中国南海南部发现荷兰东印度公司于清乾隆年间沉没的货船。哈彻不顾任何考古准则,用暴力野蛮的方法,在短时间内盗取了15万件青花瓷和125块金锭,及其他众多文物,获取了天价利益。这一事件引起了国际考古学界的强烈谴责,也促使中国考古界思考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严峻性和必要性,此后我国建立了首个水下考古专业机构——水下考古学研究室。在近30年的时间中,中国的水下考古工作发展和壮大起来。

 

新鲜人 发表于 2016-4-28 14:15:10

 我国重点水下考古项目

  80年代,著名的“南海Ⅰ号”的发现开启了中国水下考古的兴起之路。在随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先后对辽宁绥中三道岗元代沉船、福建平潭“碗礁Ⅰ号”清代沉船、“大练岛Ⅰ号”元代沉船、海南西沙“华光礁Ⅰ号”宋代沉船等进行了保护性发掘。

  1989年,考古队对广东“南海Ⅰ号”进行发掘,并采集了福建和江西窑口的青瓷、白瓷以及锡制的水壶、银锭、镀金腰带等。2000-2004年,对该沉船进行了调查、勘测与试掘,找到了木结构船体残骸、大量福建德化窑等瓷器堆积。

  http://wximg1.artimg.net/news/201604/2016042717120451159.jpg

  南海一号出水瓷器

  1990年,考古队对海南岛文昌县宝陵港海域的明末清初沉船进行调查。沉船中有铁质文物凝结成的块状堆积,凝结物中有成摞的铁锅、铜锣等,间隙夹杂有瓷器、铜手镯、银锭、铜钱等物,通过采集到的“永历通宝”钱,确定沉船为南明时期遗迹。

  1991-1997年,考古队对辽宁省绥中县的三道岗海域的元代沉船遗址进行了5次正式的调查发掘,获得各类器物600余件,还有大批瓷器被包裹在大型凝结物中无法发掘。这是我国的水下考古力量独立开展的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水下考古工作。

  http://wximg1.artimg.net/news/201604/2016042717271348950.jpg

  辽宁绥中三道岗元代沉船出土的磁州窑白地黑花碟

  2000-2005年,考古队发掘了福建东山岛海域的东门湾、南门湾、古雷头、冬古湾等地点的沉船遗址,出土了铁炮、铜烟斗、弹丸、火药、石砚、青瓷器和青花瓷器等。联系这一时期郑成功在东山屯兵的事实,该沉船遗存可能与这段历史有关。

  2005年,考古队发掘了福建“平潭碗礁Ⅰ号”清代沉船。该沉船出水17000余件瓷器,大部分瓷器还整齐地排列在船舱内,保存完整或基本完整,其中包括众多康熙中期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

  http://wximg1.artimg.net/news/201604/2016042717120412240.jpg

  “平潭碗礁Ⅰ号”沉船出水青花瓷器

  2007年,广州“南奥Ⅰ号”水下沉船被当代渔民发现,两年后发掘工作正式启动。至2012年9月完成第三轮打捞,共出水文物近3万件。出水的瓷器最多,其次是陶器、铁器、铜器、锡器等,还有不少于4门火炮和疑似炮弹的圆型凝结物。

  http://wximg1.artimg.net/news/201604/2016042717120319440.jpg

  明代沉船“南澳Ⅰ号”出水景德镇窑系青花瓷等文物新品种

  【结语】我国的海岸线漫长,据统计约有超过2000艘沉船,这些船满载的数以万计的中国陶瓷丝绸、金银珠宝等宝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水下文明世界,而详尽、科学的水下考古发掘,必将对研究中国古代海洋文明、海外文化交流、中国造船史、航海史等学科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艺点知识】从“华光礁Ⅰ号”看水下考古:解开海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