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辣辣 发表于 2014-10-22 16:37:55

清代的粮食贸易


清代的粮食贸易 [复制链接]




小辣辣




电梯直达http://www.backchina.com/static/image/common/fj_btn.png
楼主
http://www.backchina.com/static/image/common/online_member.gif 发表于 2014-10-18 11:14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backchina.com/static/image/common/arw_r.gif





生活的需要,常常将包括粮食在内的一部分农副产品投入市场。封建政府要求农民用钱或银子缴纳赋税也促进了农村粮食的买卖。当然,这种十分普遍的交易,大都在农村市场中进行,是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形式而出现的。宋代以后,随着封建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发展,粮食的市场贸易也更加发展,并出现了更多的以商业为目的的远距离贩运活动。到了清代,粮食贸易不但规模大,而且牵连的地域也很广,甚至还影响到某些地区社会的稳定和生产的发展。下面,我们结合清代的情况,就粮食销售问题,也就是通常说的商品粮的问题,进行探论。

  从我们掌握的资料来看,清代的粮食运销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因灾歉等突然事故,本地粮食无法自给,需要从外地调进以渡过灾荒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之间的天时地利条件又存在着差异,就全国而言,几乎每年都会出现此地丰熟、彼处荒歉的情况,另外再加上封建社会中小农经济的脆弱性,这样的粮食贩运,不只清代如此,在以前各个朝代也同样存在。宋代以降,封建国家大力提倡“社仓”和“义仓”的制度,即是为解决或缓和因灾荒造成粮食短缺而采取的一种办法。值得注意的是,在清代,主要是乾隆以后,赈灾的粮食运销,无论在数量,或是地区,都大大地扩大了,甚至出现一些“以年之丰歉,或籴之使来,或粜之使去”的粮食商贩。比如天津:“贩粟者南至卫、辉、磁州,北至燕都,视年之丰歉以为籴粜”,山东日照县,濒临黄海,凡遇丰年,商人就将粮食海运出港,歉岁则又从海道进行返销。

  因灾歉而造成粮食需要量增加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农村经济的恶化则是个重要的因素,康熙以后,土地兼并加剧,大批农民失去生产手段,使得本来就十分微弱的农村抗灾自救能力更加降低了,而人口的急速增加,社会上出现大量的过剩人口,则又加剧了矛盾的激化。正如有人所说:“我朝休养生息,百年于兹,生齿日繁,户口日众,即岁岁丰登,而地之出产有数,人之食用无穷”,所以“一遇水旱,无贫富,皆悬罄。”像浙西一带,“年来生齿日繁,盖藏屡绌,偶有灾赈,仰给大农,而民间之所以自为救者,盖寥寥焉”。山东蓬莱等县,“合境地少土薄,且不敷所用,一遇凶歉,愈不能不仰食奉省”。所以有的地方官以为,“保吾民者,尚其招商通运,以补土田之不足,则称善政矣”。

  因为灾歉的粮食供应量不断增加,以致影响到了其他地区的正常粮食供应。像“江西一省,素称产米之区,常年积谷向称充裕,年年平粜,尚不及粜三之数”。乾隆七年(1742),“接运淮扬异常灾伤”,一下子就拨谷四十万石,恰巧该省又“早晚二禾收成歉薄”,结果市场上的米粮大量减少,“遂致收获之期,而米价已贵于常年”。安徽省的和州、桐城、合肥、无为等州县,也“本系产米之区”,嘉庆十九年(1814),“豫东荒歉,搬运过多,以致本地存贮减少”,米价急剧上涨。福建台湾府,田土丰腴,是一个重要的边海粮仓,乾隆以后,“流寓既多,户口繁滋,已非曩日之比”,而内运的粮食又不断增加,“肩贩舟运,不尽不休”,岛上的居民反而“户鲜盖藏”,仓储空虚.乾隆六年(1741)夏间,突遭风灾,民食无措,清朝政府不得不拨借广东潮州府“仓谷六万石,运台接济平粜”。

  灾歉的粮食运销,尽管只是一种临时性的救急行动,就地区而言,也并不固定,但因年年都有,数额也在不断增加,所以从粮食供销角度看,也构成当时商品粮份额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二)与当时城市的发展,以及在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的活跃有密切的关系

  大量人口聚居城市,从事工商业的其他各种活动.在某些地区,农民为适应市场的需求,将大量耕地改种桑、麻、烟、茶、果木等经济作物,如此等等,都造成了对商品粮的大量增加。

  1.城市的发展和增加城市需要农村供应粮食当然也不始于清代,就以保证京师北京的粮食供应而言,历代统治者都要为此花费大力气,其中修建运河,沟通漕运,就是一个重要的措施。清军进关之初,因为战乱的影响,南北漕运不通,“东粟无颗粒到京”,“北地之粮食市价日益腾贵”,给北京官兵百姓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威胁。顺治二年(1645),清军急速南下消灭南明福王政权,需要南方的粮食则是重要原因之一。康熙时,清朝政府尽力修治黄河,也是为了要确保南北漕运的畅通。

  由于京师“畿辅之地,四方辐辏,买米糊口之人实倍繁于他省”。而由政府控制的漕运,主要是作为朝廷百官廪禄和军兵粮饷,一般居民,更多的靠商人贩运来解决,所以北京的粮食贸易十分兴盛。乾隆八年(1743)夏,气候炎暑,加上又是闰月,“商贩米粮到来较迟”。结果使“米价比往年增长”。道光时,统治者当得知河南、山东两省老天作美,“麦收尚好”的消息后,高兴异常,因为这样“商贩自运粮石,北来售卖,于畿辅民食不无裨益”,不用为京师的粮食而犯愁了。

  从康熙晚期起,随着口外和关外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那里日益成为供给北京的重要商品粮基地了。对此,朝廷十分重视,康熙帝就说过:“今河南、山东、直隶之民往边外开垦者多,大都京城之米,自口外来者甚多。”“口外米价虽极贵之时,秫米一石,不过值银二钱,小米一石,不过值银三钱,京师亦常赖之。”大学士鄂尔泰曾以“塞上人烟垂万户,京师斗栗值千钱,运移南北天长健,理契均平物有还”的诗句,来说明京师对口外粮食的仰赖.关外的粮食主要通过海运,经天津,由运河源源运抵京师,“以济畿辅民食”。

  与明代相比,北京的城市有较大的发展,人口也有较多的增加,反映在对商品粮的需求上,也比明代更加迫切,并引起统治者更多的思虑。

  除了北京以外,其他城市的发展也很显著.与北京相邻的天津,它的繁荣和兴盛,主要也是在清代,到了乾隆初年,已是“烟火万家,商民辐辏”,成为北方的一个重要商业城市。

  天津的粮食来源,除了附近州县和通过运河从鲁、豫及南方等省取得外,又从关外得到补给。康熙中,有人曾以“天津地薄人稠,虽丰收不敷民食”为由,恳吁朝廷“用海舟贩运奉夭米谷以济津民”。以后,从关外运人的粮食急速增多,据资料记载,刚开始时,运粮船只“不过十数艘”,乾隆初年已有米船三百余号,到了乾嘉之际,天津一县,“以商贩东省粮石营生者,每岁约船六百余只,每船往返四、五次,或五、六次不等,”“沿海贫民以搬运粮石生活者,不下数万人”。当时,北方的渔船一般都桅细船小,载运量不多,大致为四五六百石之间,就以五百石计算,六百艘船往返5次,一年运送粮食,可达150万石。当然,这批粮食,很大一部分由天津转口,再散到北京和其他缺粮区,但从中也可看到清代天津城的发展概貌。

 










- See more at: http://www.backchina.com/forum/20141018/info-1235674-1-1.html#sthash.Rro6aKAO.dpuf

小辣辣 发表于 2014-10-22 17:18:05

本帖最后由 小辣辣 于 2014-10-22 18:19 编辑

本人所发的清代的粮食贸易,系一篇学术论文,近200篇参考文献。有力的证明了本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代的粮食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