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标 发表于 2016-2-24 08:55:12

文艺复兴时期的哀歌

作者:Cosmos我要评论点击:1589次
摘要哀歌的作者是匿名的,经文本身没有谈及作者。在基督降生之前,犹太人已经有一个传统的讲法,认为哀歌是耶利米的作品。支持和反对耶利米为本书作者的论据可算是不相伯仲。

  耶利米哀歌(Lamentations of Jeremiah)在天主教教会仪式中,一年里仅使用于圣周(Holy Week)期间的晨祷仪式上。从中世纪开始,特别是到了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代,耶利米哀歌和弥撒曲、安魂曲、圣母尊主颂(Magnificat)等一样,成为一种独立的教堂音乐类型。  《旧约圣经》中的五章《耶利米哀歌》记录了犹太人在耶路撒冷和圣殿被毁(公元前586年)之后所作的哀歌。在《旧约圣经》里面,《列王纪王下》二十五章以及《耶利米书》五十二章提供了历史事实;哀歌的五首诗则捕捉了当时的哀伤。  哀歌是犹太人饱经悲惨失败和痛苦放逐生涯而有的作品。它的内容决定了其年代的范围——公元前586-530年。一至四章那些生动的描写,令人相信这些哀痛的篇章是在耶路撒冷陷落后不久就写成的。第五章的内容显示,剧烈的亡国之痛已经淡化了,但却变成被掳那种延续的苦楚;所以第五章可能是被掳时期的作品。  哀歌的作者是匿名的,经文本身没有谈及作者。在基督降生之前,犹太人已经有一个传统的讲法,认为哀歌是耶利米的作品。支持和反对耶利米为本书作者的论据可算是不相伯仲。支持传统讲法的论点有:《历代志》的作者也记载耶利米曾在约西亚死的时候背诵哀歌(历代志下 35:25);耶利米曾努力预备犹大面对这场浩劫,并期望有人与他并肩作战;耶利米书与哀歌有相同的语调,尤其是对犹大苦难的敏锐描述;哀歌有深邃的神觉洞见,并结合了审判与恩典的主题,与耶利米书相似:另外还有文笔的相似点等等。反对耶利米为作者的则认为:首先,为何耶利米只顾哀哭,而不呼召余民悔改及揭示神恩的新的一天呢?其次,经文中的部分内容谈似乎暗示了一些先知耶利米所反对的事,难道这些经文应该归给耶利米吗?此外,哀歌中有不同的诗歌风格,字母诗的字母次序亦有不同,难道不是证明了哀歌有多位(而非一位)作者?  不过,总的来说,我们所认识的旧约人物之中,没有一个比耶利米更符合哀歌作者的特征。  《耶利米哀歌》的诗歌采用字母诗的形式。头四章有不同风格的字母诗:第一至二章各有二十二节,每节三行,每节的每一个字母,都按希伯来文的字母次序排列:第四章也是这样,但每节只有二行:第三章的字母诗是结构最严密的一首,共六十六节,分成二十二组,每组头一节的头一个字母,依字母次序排列:第五章没有字母次序,但显然也受字母诗的格式影响:共有二十二节,每节一行。  采用字母诗形式的部分原因与其说是为了方便记忆,不如说作者是出于对诗歌艺术的热诚而运用了这样的形式。除此以外,哀歌中的字母诗似乎最少还有以下两种功用:所讨论的题目,由aleph至tau(希伯来字母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都用尽了,代表全面的挫败与完全的悔悟;它在哀歌中设置了文艺性的屏障,令读者节制哀恸的情绪,不致无法控制地嚎啕大哭。  哀歌的文本用一种充满感情、运用了丰富的意象的语言写成,表达了一种深具犹太民族历史和个性的哀伤、痛苦、无助和祈祷。哀歌高度的抒情性、戏剧化的元素与沉思的片段的结合、以及希伯来字母咒语般的引言,这一系列的特点都深深吸引着中世纪、特别是文艺复兴时代以来的作曲家。离开了这种深沉的吸引,很难理解一种一年里仅仅使用一次的文本为什么会吸引那么多的作曲家为之创作特别的作品。  从中世纪开始,耶利米哀歌被用于特殊的教会仪式——圣周四、圣周五和圣周六的熄灯礼拜仪式中。圣周是四旬期的最后一周,教会的礼仪也由此进入了最高峰,庆祝与纪念耶稣荣进耶路撒冷及他的苦难、死亡、和复活。圣周以圣枝主日(Palm Sunday)为开始,这一天耶稣进入耶路撒冷城,受到群众夹道的热情欢呼。圣枝主日就是纪念此刻的光荣游行,当天教会会发棕榈树枝给小孩子,也因此而得名。圣周四又称为濯足日(Maundy Thursday),要举行濯足礼(洗脚礼),此礼历经中世纪、直到今天仍存在圣周四的礼仪中。本日在主教座堂亦举行祝圣圣油仪式(现在也提前到圣周三进行)。圣周五是受难日(Good Friday),仪式中包括有拜苦路、救主受难,朝拜十字架,领圣体。圣周六(Holy Saterday)纪念耶稣安息于坟墓之中,也纪念他下降阴府,与那些期待天门开启的古圣相会,一如圣伯多禄在其书信中所教导的,去传报给他们得救的福音。这是安静收心、期待着耶稣基督复活的一天。最后是周日的复活节(Easter Sunday)。  圣周的熄灯礼拜仪式以一种高度程序化的方式组成,数字3在这里具有突出的地位——3在这里象征着神圣的三位一体,以及基督被埋葬的三天。这样的仪式要举行三天,每天的仪式要分为三场Nocturns(午夜与天亮之间的夜祷)或三个部分。每一场Nocturn由三首圣经诗篇开始,继之以三首日课(Lessons),后来又加入三首应答圣歌(Responds)与日课轮流演唱。耶利米哀歌的经文就被使用于日课中。熄灯礼拜仪式中使用的耶利米哀歌经文有其特殊性,主要是每一节的日课经文总是以Jerusalem, Jerusalem, convertere ad Dominum Deum tuum(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求告于你的上帝)结束。这并非来自圣经经文,但被用作每一节日课经最后的叠句重复演唱。  直到特伦特会议(1545-1563)以前,熄灯礼拜仪式中对耶利米哀歌的经文的选择还有相当的随意性,不同地区、不同的作曲家之间差别很大,特伦特会议试图通过不仅规范经文的使用、甚至规范所引用的素歌旋律(作为多声部作品的定旋律)来统一教会音乐,但做到这一点几乎是不可能的,各地教会依然有很多自由选择空间。仅仅单声部的素歌曲目库就给后世的作曲家留下了数百条不同的旋律,许多多声部音乐的作曲家固然会选择那些最知名的旋律作为作品的定旋律,但依然有不少其他的旋律被经常使用。  耶利米哀歌中哀恸的经文,熄灯礼拜那昏暗的环境,这一切都赋予音乐一种特殊的氛围。作曲家因此也得以在这种特殊的教堂音乐类型中,撇开一切节日庆典的装饰性因素,回到多声部复调音乐的本质之中。在那里,一处最微小的细节都可以创造出不可思议的效果。比如经文诗行开头的希伯来字母,这个具有引领诗行作用的首字母(没有独立的“意义”),作曲家们在谱曲时会给予特殊的装饰。正如一位16世纪的作者Nicola Vincentino(1511-1576)在他的一篇论文中写到的:“任何一个歌手在他演唱耶利米哀歌时都必须注意,他并不是仅仅在演唱简单的装饰音,以免令悲伤的情绪转变为喜悦……”  直到19世纪,圣周的熄灯礼拜依然非常流行,因为其音乐强大的感染力。当李斯特被问及在罗马有什么值得聆听的音乐,比如歌剧、交响乐、或者室内乐,他断然地回答:“不,当然不。那些类型的东西在其他任何地方都能听到,甚至更好。这里有一件音乐的事情是唯一和无可比拟的——这就是在那些伟大教堂中的熄灯礼拜。”http://www.21ccom.net/uploadfile/2016/0205/20160205103003757.jpg  这张唱片由Paul Van Nevel指挥他的Huelgas-Ensemble录制于1997年。唱片中四位作曲家的生活年代跨越了文艺复兴音乐史将近150年的时间。可贵的是Paul Van Nevel和他的音乐家们敏锐地把握住了不同作曲家的风格,即使在耶利米哀歌这样具有如此统一的规定性的体裁中。Marbrianus de Orto阴沉昏暗的氛围(甚至还加入器乐以加强音乐的感染力),Tiburtio Massaino精巧的音乐织体、Robert White绵长而缓慢、忧伤的旋律线条、Roland de Lassus惊人的丰富性……  Tiburtio Massaino(约1550-1609)是意大利克雷莫纳的僧侣、作曲家、歌手,他曾服务于大公爵菲迪南二世在因斯布鲁克的宫廷,在萨尔茨堡曾经因为有同性恋倾向而被捕。他后来逃去布拉格,在那里他成为鲁道夫皇帝的宫廷礼拜堂的歌手。1594年以后他回到意大利,成为洛蒂和皮亚琴察当地教堂的乐正。  Massaino在1569-1609年期间一共出版了20卷圣乐作品和9卷牧歌。他的五声部《耶利米哀歌》出版于1599年,是为他所属的环境——封闭的修道院团体而作的,题献给皮亚琴察的Monte Oliveti修道院。这些哀歌音乐用文艺复兴时代典型的多声部复调风格写成,有着丰满的和声。与同时代的作品相比,作为引领的希伯来字母的花唱部分显得较为简短。另外,结尾叠歌部分的“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求告于你的上帝”一句,缓慢的下行主题非常动人。  Robert White(约1538-1574)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生前就享有很高的声誉。1531年,他在剑桥三一学院获得学位,随后他成为Ely和Chester当地的教堂唱诗班指挥。大约在1570年左右,他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担任了同样的职位。他和他的全家都死于1574年的一场瘟疫。  Robert White大部分的声乐和器乐作品都是以他为全部的拉丁文圣经诗篇创作的音乐为基础的,这显示了他处理内容广泛的歌词文本和材料的能力。他的赞美诗对William Byrd(1543-1623)有直接的影响。器乐方面,White为维奥尔琴而作的幻想曲是英国作曲家创作的同类作品中最早的案例之一。  五声部的《耶利米哀歌》是Robert White最美的作品之一。诗行开头的希伯来字母用高度装饰的旋律和卡农形式写成,后面的诗行则根据歌词文本的音节谱曲,运用严格的对位,展示出和声方面的丰富性。他的哀歌所表达的那种悲伤哀恸的程度,被认为甚至超过了歌词经文本身所叙述的故事。  Marbrianus de Orto(约1460-1529)是法兰克-佛莱芒乐派作曲家。作为一个神父的私生子,他可能出生在Tournai并在那里度过了早年岁月。他最初的姓氏叫Dujardin,后来他一直使用de Orto这个他原来姓氏的意大利语翻译。1482年,他作为Tournai的红衣主教Ferry de Clugny的家眷来到罗马,在那里他成为教皇的私人礼拜堂的一名歌手。此时他已经是一位训练有素的作曲家,并开始了与法兰克-佛莱芒乐派的大师若斯坎可能的友谊。


夺标 发表于 2016-2-24 08:56:26

  至少在1499年以前,Marbrianus de Ort一直服务于西斯廷大教堂唱诗班,在教皇英诺森八世和亚历山大六世在位期间,他开始得到另一些职位和薪俸。他可能很受英诺森八世的欢迎,后者给他很好的薪俸并且允许他获得在教阶制度中晋升的机会而无视他的私生子身份。在此期间,他与若斯坎一起工作,进而在他们共同的家乡Cambrai寻找合适的职位。在与若斯坎合作期间他做的事情之一就是编辑修订了纪尧姆·迪费1430年左右创作的一套赞美诗集。  大约在1490年代早期,Marbrianus de Orto接受了Nivelles的St Gertrude学院教堂的主教职务,他余生一直与这个机构保持着密切的联系。1504年,他离开Nivelles,加入“英俊”菲利普(Philip the Handsome)的私人唱诗班。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音乐团体,Pierre de La Rue(约1460-1518)也曾参加其中,后者是1506年来到西班牙的。Marbrianus de Orto加入到这个高水平的音乐团体后不久就成为其中的“首席司铎”(premier chapelain),这显示出作为歌手和作家,de Orto获得的重视。1506年9月,菲利普去世后,合唱团由他的妻子卡斯蒂利亚的胡安娜(史称“疯女”胡安娜,Juana the Mad)掌管。Marbrianus de Orto在这一年的10-12月之间曾经与其他一些歌手一起短暂地离开过合唱团,他的首席司铎的职位就由Pierre de La Rue接替。此后三年,Juana带着他丈夫的棺柩,和她的歌手们在卡斯蒂利亚境内到处旅行,每天晚上都要对着他丈夫的尸体演唱安魂曲。这一疯狂的举动直到Juana的父亲Ferdinand最终将她禁锢在Tordesillas的城堡中才终止。  1509年回到低地国家以后,一直到1517年,Marbrianus de Orto受雇于哈布斯堡家族,在此期间,他与Anthoine de Berghes共同分享首席司铎的职位。在晚年,他又获得了一些额外的头衔和职务,比如如安特卫普的圣母大教堂、布鲁塞尔的St Gudule大教堂的神父等等。大约1529年他在Nivelles去世,死后安葬在St Gertrude教堂。  Marbrianus de Orto的作品包括弥撒曲、经文歌、耶利米哀歌和尚松,其中很多都保存下来。1505年,意大利出版商Ottaviano Petrucci出版了他的一部弥撒曲集。这是他最早出版的作品之一,也是音乐史上最早印刷出版的音乐作品集之一,这已足够使他闻名于世。Petrucci出版的这部de Orto的弥撒曲集中包括5首弥撒曲,它们全部都是定旋律弥撒。在de Orto的弥撒曲中,有一首作品(Missa Ad fugam)是那个时代唯一的2首建立在严格的有量卡农基础上的弥撒套曲之一,另一首是Johannes Ockeghem的《短拍弥撒曲》(Missa prolationum)。de Orto的经文歌大多也都是用定旋律技术写成的。他的尚松有一部分显示出1500年代早期的法兰克—佛莱芒风格,更多地则与较早期的勃艮第风格的固定形式有着紧密的联系。  Marbrianus de Orto的《耶利米哀歌》同样是由Petrucci出版的(1506年,威尼斯)。他的这些作品显示出早期多声部复调风格的哀歌的全部特征。除此之外,他的哀歌特别将男声声部作环绕式的站位,由此形成的特殊音场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格外阴沉和黑暗的色彩。 http://www.21ccom.net/uploadfile/2016/0205/20160205103003724.jpgRoland de Lassus (1532-1594)  最后,是伟大的拉絮斯(Roland de Lassus,1532-1594)晚年的作品——五声部的《耶利米哀歌》。这些作品和另10首经文歌一起,由Adam Berg1585年出版于慕尼黑。与之前提到的Tiburtio Massaino一样,Lassus在创作这些作品的时候,考虑到修道院实践的需要——在作品的前言里,他特别指出他就是为仪式的实践创作这些作品的。拉絮斯为圣周的三天创作了完整的耶利米哀歌套曲,这张CD中仅仅收录了为圣周五的受难日而作的哀歌。这些作品中的每一部分都堪称大师手笔。希伯来字母用高度花唱的风格谱写,其后的诗行展现出对位技术的纯熟和丰富,牧歌式的音乐绘词令歌词文本具有高度的可塑性……此外,作曲家考虑到仪式中单声的段落与多声部复调的插段之间的交替,特别安排了一些词句以模仿风格重复,使得整个晨祷仪式的音乐既在细节上有许多令人惊叹的感染力,又具有很强的整体性。总之,《耶利米哀歌》与他的“天鹅之歌”——《圣彼得的眼泪》(Lagrime di San Pietro)一起,堪称拉絮斯最伟大的音乐遗嘱。

夺标 发表于 2016-2-24 09:04:27

标标补充:
拉斐尔笔下的圣徒彼得形象(跪在耶稣面前最近那个)

http://cn.wahooart.com/Art.nsf/O/8XYTM5/$File/Raffaello-Sanzio-Da-Urbino-Christ_s-Charge-to-St.-Peter-cartoon-for-the-Sistine-Chapel-.JPG

http://cn.wahooart.com/Art.nsf/O/7YKFTX/$File/Raphael-Raffaello-Sanzio-Cartoon-for-The-Miraculous-Draught-of-Fishes.JP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艺复兴时期的哀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