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标 发表于 2015-12-31 09:33:05

说说北京“老炮儿”的典故

来源:中国美术家网作者:彖鸟小组7103次点击:我要评论
http://www.21ccom.net/templets/images/layout/zhaiyao.png老炮们现在或已经是修鞋匠、中风患者、煎饼摊主、大企业家、机关人员、人民教师等,还是依旧能平街面上的事,却平不了的是自己的内心和自己的家人。
  说起北京的雍和宫,从古到今儿都火爆的很。每逢大年初一,甭管信佛的,不信佛的,都会云集于此抢烧第一炷香,就在这雍和宫的后身儿(东边)有些胡同,有一处叫“炮局胡同”的地界儿(老北京话叫炮儿局)。http://www.21ccom.net/uploads/allimg/151229/128795_151229120037_1.jpg  在元代属于居贤坊地界儿,明代将居贤坊分成南、北两块儿,炮局胡同属于北居贤坊。到清代属镶黄旗所辖,那会儿属于镶黄旗的“官地”,民不能用;乾隆年间这地界里有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个旗的炮厂,后来炮厂废弃,这地儿就改成军械库。清末,炮厂旧址上改建了监狱,即如今炮局胡同二十一号,称“炮局监狱”。  老北京人不见得都知道炮局在哪?但“炮局”两个字的含义都门儿清,那就是局子(公安局)、监狱的代名词。北京不是有句老话嘛:“你小子再不老实,就送炮儿局”。而那些从炮局出来的人,也被“尊称”为“老炮儿”。这些个“老炮儿”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就是:“咱哥们刚从炮儿局出来,您看着办吧。”  但凡在北京地面上做扒手、小偷小摸、打架斗殴、涉黑涉赌的一律都先关到这里。故此,凡是常进炮局胡同“蹲号”的流氓、混混,称之为“老炮儿”。http://www.21ccom.net/uploads/allimg/151229/128795_151229120107_1.jpg  炮局监狱历经清末、北洋、民国、日伪、国民党,哪怕到解放后新中国,依旧是北京城里最有名的监狱。  民国时期,炮局成了国民党的北平陆军监狱,吉鸿昌、安子文、薄一波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此坐过牢。其中,1934年,著名的抗日英雄、爱国将领、抗日同盟军第二军军长吉鸿昌将军在天津被捕后,就关押在炮局监狱,用树枝在漫天飞雪中写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并在此英勇就义。  日伪期间,成了日本陆军监狱,据说,最多时关押过3000多人。鬼子接手炮局监狱后,为加强戒备,在监狱围墙四周修筑了数座炮楼(如今还保留着4座),并在高大的围墙之上拉起了高压电网,使炮局监狱变得更加阴森恐怖。真不知道,在那个黑暗的年代,有多少抗日志士惨死在这座魔窟之中。http://www.21ccom.net/uploads/allimg/151229/128795_151229120131_1.jpg  抗战胜利后,收监了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女汉奸,被日本人称为“帝国谍报之花”的川岛芳子(中文名金壁辉。川岛芳子本名爱新觉罗·显玗,是清王室肃亲王善耆的第14女。民国初年,肃亲王为匡复清室,将只有6岁的显玗送给日本人川岛浪速做养女,并取了川岛芳子这个东洋名字。后来川岛芳子随养父来到日本,接受政治、军事、情报等多方面的严格训练,成为日本侵略者的帮凶,中华民族的罪人。抗战胜利后,川岛芳子被枪决,但是否真的被枪毙,至今仍是疑案。  新中国成立后,延续了炮局作为监狱的历史。文革中,这里接待过四九城的各路顽主、炮爷。文革后,这里除了作为看守所,还是市公安局公交分局的驻地。在公交车上行窃的扒手会被关押在这里接受预审,其中不乏江洋大盗和黑社会老大。据说,这些被送往炮局看守所的扒手,需在胡同中拐九个弯才能进入高墙。因此这些人给炮局起了个雅号“九道弯”。http://www.21ccom.net/uploads/allimg/151229/128795_151229120202_1.jpg  这次,电影《老炮儿》第一次把中国街面人物搬上银幕。以前是年轻人旺盛荷尔蒙产物的“古惑仔”,过于夸张失实有些“魔幻主义”桥段,而这次的“老炮儿们”是真真正正的街面人物。可以这么比较《教父》讲西西里黑手党的沉浮,《老炮儿》说的京师九城顽主混混们的墓志铭,至于《古惑仔》,娃们,你还年轻!http://www.21ccom.net/uploads/allimg/151229/128795_151229120230_1.jpg  老炮儿嘴里一直丢不了的就俩字——规矩。通俗点就是“京城范儿”一个稳定的街面需要的是规矩而不是暴力——佛爷好好做扒手,别闯空门;顽主打架斗殴“见棍不见刀”,能不见铁器就不见铁器,可以打残打伤但是绝不出人命,街面打架逃回家,不许追入家门,不许对家人动手的规矩。  在一个现代社会里,最讲规矩的人居然是这个社会的“弃儿们”,就是这群年过半百的老人家们,怀揣着与世界格格不入的规矩,游走一个个胡同、街头巷尾,行他们的道,行他们的义。就如太史公《游侠列传》的一个“侠”字,见不义之人,不平之事,就是要挺身而出,殒身不恤。http://www.21ccom.net/uploads/allimg/151229/128795_151229120303_1.jpg  老炮们现在或已经是修鞋匠、中风患者、煎饼摊主、大企业家、机关人员、人民教师等,还是依旧能平街面上的事,却平不了的是自己的内心和自己的家人。http://www.21ccom.net/uploads/allimg/151229/128795_151229120329_1.jpg  今天,炮局胡同附近文化基点浓厚,来雍和宫之后,这里已经成为老北京胡同文化的一个亮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说说北京“老炮儿”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