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开梅 发表于 2020-8-13 18:10:21

FT中文網: 中概股回歸助力雙循環互動

  程實、王宇哲:中概股回歸通過「鲶魚效應」強化中國資本市場優勝劣汰,這將進一步有助於形成優質人民幣核心資產,增加對於海外投資者的吸引力。


https://thumbor.ftacademy.cn/unsafe/670x377/picture/4/000097694_piclink.jpg


  2020年8月13日 15:05 程實 , 王宇哲 為FT中文網撰稿


  「雲閒望出岫,葉落喜歸根「。疫情之下,全球金融市場亂象叢生,波動中的不動點已演變為全球投資者追逐的稀缺標的,人民幣資產保有相對韌性;中概股回歸大幕開啟,阿里、京東、網易率先登陸港交所,成為投資者追捧的對象。


  在保護主義和市場雜音之下,中概股回歸固然有避免地緣風險、兌現估值紅利的考量,但我們認為,其長期將成為中國經濟構建和完善升維競爭雙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一,經歷過全球投資者檢驗的中概股是中國最具活力和想象空間的可投資產,其回歸本土意味著中國投資者有機會直接投資於國內優質標的,也將進一步推動形成優質的人民幣核心資產;其二,中國經濟應對短期挑戰、迎來長期蛻變的發展路徑孕育出以民生、科技、金融為三個頂點且彼此交互的投資「黃金三角形」,回歸的中概股有望憑藉新經濟、低重心、高增長成為塑造這個「三角形「的粘合劑;其三,中概股回歸進一步打通了內地和香港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機制,並形成了良好的示範效應,為更多中國企業結合自身需求充分利用不同市場優勢、整合境內外資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


  匹配投資需求與標的供給,中概股回歸打造優質人民幣核心資產。


  2019年11月以來,隨著阿里、京東、網易三家中概股龍頭企業以兩地上市的方式登陸港交所,中概股回歸中國資本市場的步伐大幅加快,中國新經濟的未來走向備受市場矚目。


  事實上,在海外上市的中資企業,尤其是本世紀以來中國新經濟蓬勃發展進程中所培育出的大量獨角獸企業一直受到全球投資者的青睞。以在美上市的中概股為例,2009年至今的美股歷史性長牛中,代表中國新經濟的中概股表現系統超越基準。對比在納斯達克和紐交所上市的中概股,前者以近10倍的漲幅大幅領先於納斯達克指數,而後者則走勢偏弱且落後於紐交所綜指(詳見附圖)。我們在《海外投資中國的量化邏輯:「高α」+「低β」》一文中指出,疫情按下了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快進鍵,雙循環發展的新格局將有效鏈接起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持中國資產成長為新時代更具有稀缺性、值得超配的α。


  在此背景下,中概股回歸有著更具確定性的內涵:一方面,經歷過全球投資者檢驗的中概股是中國最具活力和想象空間的可投資產,其回歸本土意味著中國投資者有機會直接投資於國內優質標的;另一方面,中概股回歸會通過「鲶魚效應」強化中國資本市場的優勝劣汰,這將進一步有助於形成優質的人民幣核心資產,增加對於海外投資者的吸引力。


  推動數位經濟與產業轉型,中概股回歸夯實金融與實體互惠關係。


  從長線看,中國經濟身處由「增速」向「增質」切換的關鍵十字路口,數位經濟將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新興與科技產業成為要素配置效率提升的關鍵驅動,也有望促成未來四十年資本市場的長周期繁榮。


  2020年4月,《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發布,首次將數據列入生產要素,有益於挖掘數據價值,改善其他要素的配置效率。而隨著新基建支撐起產業互聯網的運行框架,數位經濟承擔起短期穩定需求、長期推動轉型的雙重職責,成為產業和消費升級的重要基石。


  我們在《長線投資中國的「黃金三角形」》一文中指出,中國經濟應對短期挑戰、迎來長期蛻變的發展路徑孕育出投資主線清晰的「黃金三角形」,其三個頂點分別為民生(對應大健康和大消費)、科技(對應新基建和先進制造)、金融(對應金融改革開放深化),而三條邊則是以上三個頂點的彼此交互,民生科技對應於在線活動的下沉和升級,金融科技對應於To B和To C的均衡發展,民生金融對應於普惠金融的發力和基建分布的均衡。


  中概股回歸有望成為塑造這個「三角形「的粘合劑:其一,構築「資本市場-實體經濟」正向循環,支撐中國新經濟和硬核科技的可持續發展;其二,吸引社會資本向直接融資模式傾斜,推動資本市場長周期發展;其三,產品/服務重心下沉和高增值潛力將強化居民財富效應,增加對實體經濟的有效需求。


  鏈接離岸與在岸市場優勢,中概股回歸助力內外雙循環良性互動。


  中概股回歸的制度框架早在兩年前就已基本確立:2018年3月,國務院同意證監會《關於開展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試點的若干意見》,允許境外註冊的紅籌企業在境內發行股票,並推出中國存托憑證(CDR),還圍繞創新企業的盈利情形和公司治理特徵進行針對性制度安排;2018年4月,港交所《上市規則》第18A章也正式推出IPO新規,其核心在於允許同股不同權架構的公司和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


  這些通道的設計不僅推動了小米和美團赴港上市,促進了阿里、京東、網易回港「第二上市」,也便利了中芯國際等企業在內地和香港兩地上市,為中國企業充分利用不同市場優勢、整合境內外資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


  隨著新經濟龍頭率先回歸的帶動效應,更多企業將結合自身需求主動選擇上市的方式和場所:當前,從美國回歸香港第二上市的中概股為市場提供了良好的示範,阿里的股價自去年11月上市以來相對恒生綜指的累計超額收益逾30%;回歸中概股的成交也較為活躍,其成交額佔比現已接近10%(詳見附圖)。


  展望未來,中概股回歸將推動在岸和離岸市場優勢互補,一方面通過日益彰顯中國元素帶來內在聚變,鞏固香港作為中資企業境外融資中心的地位,推動香港從投資內地的虛體轉變為投資中國的實體,另一方面通過互聯互通機制進一步促進兩地資金融通和深度掛鉤,發揮香港作為大灣區之特區服務內地市場的長期功能,進而帶動大中華地區經濟圈之間更為良性的互動。


  代表中國新經濟的在美上市中概股表現系統超越基準


  資料來源:Wind和我們的計算,以2008年末為100


  從美國回歸香港第二上市的中概股為市場提供了良好的示範


  資料來源:Wind和我們的計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FT中文網: 中概股回歸助力雙循環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