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标 发表于 2015-10-16 18:48:25

郎世宁:从传教士到宫廷画师(图文)



郎世宁:从传教士到宫廷画师
时间:2015-10-13 09:07:14来源:网易艺术

米兰人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一位27岁的传教士,怀着牺牲自我、拯救众生的激情,长途跋涉来到北京时或许并没有想到,众生对未来的幸福没有兴趣,只垂涎现世的斑斓华光。最后,让他名垂青史的,不是片刻不离手的圣经,而是背包中的画笔。http://img6.cache.netease.com/lady/2015/10/12/2015101216493036ea9.jpg
郎世宁笔下的乾隆郎世宁来中国时是1715年,在乾隆三十一年去世。半个世纪,三朝天子郎世宁不仅能安全渡过,还一直得到君王的认可,不得不佩服罗马教廷职前培训做得好。http://img4.cache.netease.com/lady/2015/10/12/20151012164933417ab_550.jpg
汤若望像也全靠利玛窦、汤若望这些老前辈留下的谆谆教诲:第一条:上层路线是王道,洗礼一万名草根,也不如影响一位贵族;第二条:投其所好,然后潜移默化。http://img5.cache.netease.com/lady/2015/10/12/20151012164935c84d8.jpg
利玛窦像说起来,这些经验的后面都是前辈们的血泪史。想利玛窦当年进中国,学中文,扮和尚,恨不得把耶稣打扮为印度人。最后发现中国人不吃这一套,官家一句话,推倒和尚十年修成的一座庙。和尚地位和农夫走卒差不多。利玛窦把头发留长,穿上儒衫,四方结交文士官员,这才算找对了道路。所以郎世宁一到北京,就直接进了宫,找上康熙。康熙对基督完全无感:“你怎能老是关怀你尚未进入的未来世界而漠视现实的世界?其实万物是各得其所的。”康熙即使和郎世宁三观完全不合,也能看出这个西方青年的独到之处,并纳为己用,所以康熙被称作“大帝”。他孙子就只配一声“乾隆爷”,可见两人的气度不在一个档次。http://img4.cache.netease.com/lady/2015/10/12/201510121649418c4d2.jpg
郎世宁绘乾隆戎装像虽然不能传教,年轻的郎世宁也不着急,既然画画能入康熙的眼,那就安心先画着呗。前辈利玛窦的经历摆那儿呢,也是讲过几何,画过地图之后,蒙主隆恩,京城划了块地。建了北京第一个教堂,那教堂现在还矗立在宣武门外。http://img2.cache.netease.com/lady/2015/10/12/201510121649464686c_550.jpg
最早由利玛窦修建的北京南堂郎世宁没想到的是,西方科学在中国的角色,是填补空白,欧洲绘画的境地却是和传承千年的中国艺术竞争。所以,西画家虽然入了皇帝的眼,处境却不甚美妙,因为像或不像,在中国艺术中从来就不是个问题。http://img6.cache.netease.com/lady/2015/10/12/20151012164948880c4_550.jpg
苏东坡《枯木怪石图》同为宫廷画家的王致诚忍不住向罗马教廷诉苦:“终日供奉内廷,无异囚禁……作画时颇受挚肘,不能随意发挥。”不能随意发挥对于某些人意味着条框,限制,和烦恼。对于另一些人而言,却是戴着镣铐跳舞,燃烧生命的激情演绎,往往迸发出夺人魂魄的美。郎世宁或许也苦恼过,最终,他的笔下鲜花栩栩如生,绽放于虚空之境;骏马健壮灵动奔腾千里山河之间;猎犬悠然自得漫步瓜藤花树之下;也让我们看到了清宫帝妃、亲王贵族最真实的面孔。http://img5.cache.netease.com/lady/2015/10/12/20151012164950ed93d_550.jpg
纯贤纯皇后像http://img4.cache.netease.com/lady/2015/10/12/20151012164953232ee.jpg
平准五十功臣之阿玉锡西画特有的透视和写实,成为郎世宁丰富清宫艺术的手段,守正清源,而容纳百川的态度,成就郎世宁在艺术史的地位。东渡来华的传教士,一定怀有殉道者的决心,郎世宁想殉基督教的道,最后却阴差阳错,殉了艺术的道。这或许是上帝的意志,但是传教士郎世宁闭眼之时是否也曾发出一声叹息呢?


ishka 发表于 2015-10-23 01:07:33

讲到郎世宁,想起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的一位朋友,俄罗斯出生长大的数学家,他是那位证明了彭家勒猜想的佩雷尔曼的大师兄, PennState Univ 的杰出教授(是头衔!),

同时也是俄罗斯著名的诗人和画家, 。。。

来中国访问,在故宫,上海博物馆,。。。 各大博物馆看了一圈,我问他喜欢什么,

他说大多数东西都不怎么样,{:4_109:}{:4_186:},至少从西方人的眼里是这样,或者说从他的眼里是这样,

然后说,但是有几张画还不错,然后给我描述了一番,我的直觉就是他说的是郎世宁的画。。。

后来有次在北京开会时,一起去故宫,果不其然。。。   

夺标 发表于 2015-10-23 06:57:57

ishka 发表于 2015-10-23 02:07
讲到郎世宁,想起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的一位朋友,俄罗斯出生长大的数学家,他是那位证明了彭家勒猜想的佩 ...

我也认为中国各个博物馆的馆藏,令我感动的东西不多,但瓷器很不错---从宋到康雍乾三朝,中国的皇家瓷器是有灵魂的,这个灵魂就是”诗意“。不过您那位朋友的审美观也不过就是基于写实技巧的评判-------如果他见到从六朝到明代的中国的佛教造型艺术(石窟、造像、壁画、木雕等)或者徐渭的画,也许会有不同的观感与评判。我认为,信仰创造了伟大的文学与艺术,反过来说也可以。
比如,我就认为自己写的这首”金缕曲“是自古以来这个词牌最好的一首,因为承载了我的理想与信仰。词中写到击溃匈奴,把匈奴原本的燕支山(盛产用于北方少数民族妇女化妆的燕支花与制作胭脂的矿石。”胭脂“与胡萝卜、葡萄、琵琶等一样也是由汉朝开辟西域新疆域才传入中原的。匈奴失去燕支山后有悲歌:“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占据后的汉军士兵,还会同情因为战败一方哭泣的妇女---胡姬,会请家人寄来南国产的代表着思乡之情又是行军打仗治疗头疼脑热的绝佳药物--芬芳的杜若花;与那些只知道奸淫烧杀,屠城抢掠者比,开疆拓土、传播文明的汉军是真正的王者之师,就好象杜若与兰花自古并列为王者之香一样。
《楚辞·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唐皮日休《端忧》诗:“篔簹颯兮雨岸,杜若死兮霜洲。” 清龚自珍《此游》诗:“悠扬闻杜若,髣彿邀蛾眉。”.

金缕曲 极道飞青雀

极道飞青雀。正挥师、单于庭北,又思京洛。

卫后门楣天下霸,武帝英雄气魄。

且踏月、听镝朔漠。

公主及笄年华好,况嫖姚校尉衣冠弱,

屠狗气、饮浆酢。

长安回望的卢跃。

利中国、五星东照、自成一锷。

仗剑为犁匈奴泣,再下祁连关壑。

便请寄、家乡杜若。

悲怆胡姬无颜色,叹汉军又把燕支掠。

天可汗、赤城廓!

ishka 发表于 2015-10-23 07:55:57

夺标 发表于 2015-10-23 07:57
我也认为中国各个博物馆的馆藏,令我感动的东西不多,但瓷器很不错---从宋到康雍乾三朝,中国的皇家瓷器 ...

讲到瓷器,我自己基本是喜欢的元青花,少数明的初期的瓷器。。。

我还真的没想过它们是否有灵魂。。。

至于我的朋友,论数学,我甘拜下风,中国人中,只有丘成桐、田刚和他在一个水平上,

我无法评论他的诗,因为我的俄语不够好,

至于绘画,他很有才,也不是只喜欢写实,。。。

。。。

我自己在故宫里也提不起多大兴趣,我非常喜欢商周的青铜器,。。。

至于你说的中国的佛像,我不太喜欢,看多了,就没什么意思了,

真的不如古代希腊、罗马的雕塑,那些大理石的雕塑,对我来说,百看不厌,

我甚至有时候可以对着罗马先人的雕像观看几个小时,好像我可以听到他们说话,。。。



夺标 发表于 2015-10-23 09:12:58

ishka 发表于 2015-10-23 08:55
讲到瓷器,我自己基本是喜欢的元青花,少数明的初期的瓷器。。。

我还真的没想过它们是否有灵魂。。。


您不是喜欢看美女吗?怎么会不喜欢佛教造像呢?有句话叫:“菩萨如宫娃。”也即以往塑造佛教造像或者壁画的模特儿都是宫廷或贵族女子呢。何况是中国最鼎盛矫健年代的佛教造型艺术。

古代希腊与罗马的雕塑诚然是不错的。

看起来,我似乎更喜欢有想象力的美术作品,也许是因为我认为写实是摄影家与新闻记者的事情。

难道康熙朝发明的豇豆红“美人醉”瓷器也打动不了您吗?雄才大略的康、雍、乾祖孙三代也有极高的艺术品味,尤其在瓷器史上,绝对占有一席之地。康熙“剑胆琴心”,不知道他是为哪一位皇后或嫔妃,下令烧造了豇豆红,瓷器中的“贵妃醉酒”;雍正则对很快把欧洲的珐琅工艺与技法融入了中国瓷器中;乾隆好大喜功,乾隆朝的御用瓷器造型多模仿商周的青铜礼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郎世宁:从传教士到宫廷画师(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