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人家 发表于 2020-6-16 19:43:46

FT中文网: 高杠杆做空港币策略难以成功

  温凡:香港在中美博弈的大环境中将会迎来一系列发展机会。只要能抓住机遇,香港还会焕发金融中心的第二春。



https://thumbor.ftacademy.cn/unsafe/700x393/picture/1/000066551_piclink.jpg


















  2020年6月16日 15:04 温凡 为FT中文网撰稿


  美国对冲基金投资者Kyle Bass最近发行了一只新基金,其主要思路是通过期权撬动200倍的杠杆,下注港币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会在未来18个月内崩溃。


  假设未来港币下跌40%,投资者可以获取64倍的回报。但如果联系汇率制度保持不变,则投资者将面临损失全部本金的风险。更令人惊讶的是,如此高风险的基金居然征收2%的管理费,以及长达两年的不可赎回锁定期。这与现在资产管理行业管理费趋低,以及锁定期趋短的大势相互违背。


  但就Kyle Bass的一贯言论来看,此举并不让人意外。早在去年他就发过一篇预言港币联系汇率即将崩溃的“研究报告”。那篇报告的很多事实性错误(未能区分金管局的资产与负债,将银行体系结余与香港外汇储备混为一谈)已经被包括联系汇率之父John Greenwood在内的诸多专家指出。很显然,Kyle Bass并不吸取教训,而是在一年之后继续推出更高杠杆的做空港币产品。


  笔者认为,高杠杆做空港币策略缺乏事实根基,难以成功。在上周的文章中(《香港:中国离岸金融中心核心逻辑未变》),笔者已经论证了在现有的形势下,港币的联系汇率仍然会保持稳定。本周的港币走势印证了这一点,不仅未出现下跌,甚至还是多次触及强方保证,使得金管局需要在市场抛售港币以保持汇率稳定。


  究其原因,除了笔者之前论证的在资本自由流动的市场里,港美利差犹如重力一般吸引资本流入香港,叠加香港政府与内地政府坚定的维护联系汇率的决心之外,近期中概股的回归也是香港吸引资本流入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这其中包括两个层面:短期的上市打新资金的流入和长期二级市场资产配置资金的流入。


  首先,随着互联网巨头包括阿里巴巴、京东以及网易纷纷在香港二次上市,其募资额甚至高达百亿美金,超额认购倍数动辄达到数百倍以上。随着美国针对中概股的措施陆续推出,优秀中国公司回归香港的热潮也只是刚刚开始。以阿里巴巴去年在香港上市的平均交易量来看,港股后续将取代美股市场成为互联网公司主要的融资渠道也未尝不可。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优秀的互联网公司回流香港,短期资金大幅流入香港投资新股也就不足为奇。


  其次,中概股回归香港上市之后,在二级市场上仍然可以持续吸引长期资金流入配置港股。与境内市场相比,港股市场整体估值较低,相对于内地市场有更大的上升空间,因此也对二级市场配置资金更有吸引力。与此同时,与之前在美股相比,港股二次上市增加了交易时间,也提高了股票的流动性,有助于优质公司的价值发现。因此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说,随着优秀的公司不断从美股市场回流香港,香港市场对于长期配置资金也将越来越有吸引力。


  其实这正也是中美博弈背景下,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反而上升的极佳例子。过去十年,香港一直希望吸引最优秀的中国互联网企业来港上市,但基于估值及上市规则等种种原因,在过去的互联网大潮中,企业还是纷纷首选美股作为上市首选地。甚至出现过阿里巴巴在港股私有化之后去美股上市的情况。


  时过境迁,现在两边市场均已今非昔比:一边是意识形态挂帅,将优秀中概企业或是打压或是拒之门外的美股市场,一边是提前布局,修改上市规则,张开双臂欢迎优秀企业回归的港股市场,一进一出,高下立判。


  进一步分析,在中美矛盾日益凸显的今天,美国政府受压于国内政治气氛,不得不表面上对中国采取对抗的姿势,瑞幸咖啡这样的造假案例也迫使当局加强了对美国本土市场的监管力度,未来的确存在中概股在美国出现退市潮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不可否认的是美国的资本仍然对中国优秀的企业有着一定的投资需求,而香港正是满足这一需求的完美市场。香港有着自由的资本流动体制,稳定的汇率以及兼容的法律体系。中国也需要为国内最优秀的企业保留一个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而这一渠道最好和国内监管有着较低的沟通成本,以及成熟的沟通机制。在这些方面,香港都具有美股市场无法比拟的优势。举例来说,中美上市监管之间最大的分歧:审计底稿出境问题早在数年之前已经在香港解决。境内监管已经与香港监管机构达成协议,允许香港机构向境内机构查阅审计底稿。


  因此中概股回归香港上市,不仅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美国投资者的利益。在此背景下,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也可以享受充足的国际短期以及长期资本流入。


  除了国际股权融资中心之外,在同一逻辑下,香港同时也可以成为国际债权的融资中心。一方面中国的企业,需要在国际市场上开辟境外融资的渠道;另一方面国际债券投资者,也需要在一个拥有相似法律体系保护和稳定货币币值的市场配置债券资产。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中资企业在内选择在香港发行债券(包括人民币与美元),香港市场成为国际债权融资中心的脚步也将加快。


  虽然目前全国人大关于国安立法在短期内引起了市场的关注与波动,但中央坚持“一国两制”的初心并未改变。笔者一贯认为,香港的特殊地位反而在中美博弈的大环境中将会迎来一系列发展的机会。只要香港社会能够抛开政治分歧,抓住机遇,我们不仅不会看到联系汇率的崩溃,还会看到香港焕发金融中心的第二春。


  笔者无意在本文中评价特定产品或策略,但笔者多次在文章中谈到基金管理者的受托责任(Fiduciary Duty):基金经理作为客户资产管理人,投资之前应进行充分的调研,从而做到客户资产的保值增值。以意识形态挂帅并通过博人眼球的高杠杆行为进行融资不仅是对客户资产的不负责任,长期来看此行为也难以成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FT中文网: 高杠杆做空港币策略难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