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辣辣 发表于 2020-6-15 19:41:24

被误解的菜市场原来竟是皇家苑囿?探秘新发地的前世今生

  2020-06-15 06:40 来源:侨报网综合 编辑:陶然

  【侨报网综合讯】历史的巨浪在我们眼前起伏。这几天,北京一个叫“新发地”的菜市场火了。一日之间它涌上风口浪尖,甚至在网上被误以为是“新冠疫情新暴发地”的简称。自11日至今,北京新增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均与此地有关。


  http://upload.uschinapress.com/2020/0615/1592224685880.jpg


  那么,这场疫情风暴的中心——新发地,到底是个什么“地”?它在哪?这里又是如何成为北京“菜篮子”的?


  最早醒来+最晚入睡的地方


  今天的新发地大致位于北京南四环与南五环之间。在北京新发地市场官网的简介中,有这样一句话:新发地市场“现已成为首都北京乃至亚洲交易规模最大的专业农产品批发市场,负责北京近八成的食材供应,在世界同类市场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中新网称,这样的简介确实是有底气的。首先是新发地市场的规模大。新发地官网称,市场现占地1680亩,相当于157个足球场,管理人员1500名,固定摊位2000个左右、定点客户4000多家,日吞吐蔬菜1.8万吨、果品2万吨、生猪3000多头、羊1500多只、牛150多头、水产1500多吨。


  此外,官网介绍显示,新发地承担了首都80%以上的农产品供应。“2019年交易量1749万吨,交易额1319亿元(人民币,下同)。”“是首都名副其实的大‘菜篮子’和大‘果盘子’。”


  北京《新京报》则称这里是“北京每天最早醒来”的地方,实际上,新发地也是北京最晚入睡的地方。在新发地,一个个摊位其实就是一辆辆大小不等的车辆,这些车辆将全中国各地的蔬菜运至北京,然后停驻在新发地,等待各个商超、市场的商人们来这里拉菜。凌晨3时多,大规模的销售就开始了,来自北京各个地方的菜贩、商超采购人员从这里批发各种农产品,到凌晨5时左右,天刚刚亮的时候,这些蔬菜、水果、肉类等产品,就已经在菜市场、商超里摆好,等待市民的挑选。整个白天都是交易期,会一直持续到晚上11时左右,最后一拨来批发农副产品的人,通常是北京各大小饭店的采购人员,他们要为第二天的经营准备原材料。而且,到了晚上,菜价相对会便宜一点儿……


  不过,新发地成为首都的“菜篮子”“果盘子”也只有30几年,甚至北京“新发地”作为地名出现也就60多年。


  那么,在成为“新发地”之前,这个地方叫什么?


  http://upload.uschinapress.com/2020/0615/1592226755124.jpg


  2月14日,北京迎来降雪,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内的商户正在雪中忙碌。(图片来源:中新社)


  从皇家苑囿到“新坟地”


  据长沙红网回顾,北京二环以外,现如今还保留着“公主坟”“八王坟”这类地名,新发地的前身叫“新坟地”。


  1993年出版的《北京市丰台区地名志》明确记载,新发地原名新坟地,住房集中在东侧海子墙故址土坡上。“最早居民为看坟户,守护连片的坟地。1958年填平坟地辟为农田,新坟地随之改为新发地,并逐渐形成新的聚落点。”


  这里所说的“海子墙”则与明清时期的皇家苑囿南海子有关。


  南海子即南苑,在北京城南10公里处,是曾经的皇家苑囿。历史上,这里地势低洼、泉眼密布、草木茂盛,是天然的狩猎场。明永乐年间,四周筑起土墙,清代沿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以后,南苑日趋萧条,苑墙也遭破坏。此后,清宫太监、显贵、地主、商人等在南苑内圈占土地,相继建起数十座庄园,并雇佣临近省份的农民耕种。


  至此,南苑开始出现大批村落,苑墙则渐渐成为遗址。“集中在东侧海子墙故址土坡上”的“新坟地”“看坟户”聚居于此,便与这段历史密切相关。


  从“新坟地”到“新发地”


  新中国成立后,新发地逐渐与蔬菜联系起来。


  1958年,坟地被填平,辟为农田,“新坟地”也就此改名为“新发地”。与此同时,上世纪50年代起,丰台区已成为首都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


  1983 年后,丰台地区城市建设占地迅速扩大,菜地面积及蔬菜上市量呈下降趋势。丰台区凭借地理位置和交通便利优越条件,迅速形成了岳各庄、新发地两个以蔬菜交易为主的大型农贸批发市场。


  随着统购统销退出历史舞台,1985年,北京放开肉、蛋、蔬菜等5种农副产品的价格,同时欢迎各地蔬菜进京。新发地村的菜农们也纷纷在村口的路边摆摊卖菜,一个蔬菜市场就这样渐渐形成。


  到了1988年,一个小型农贸市场就此成立。市场建设初期仅占地15亩,仅有15名管理人员,启动资金也才15万元,连围墙都是用铁丝网围起来的。


  这便是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最初形态。此后的32年间,新发地逐渐从小到大,成为了今日北京的“菜篮子”“果盘子”。


  有报道显示,1988年新发地蔬菜全年交易量为634万公斤,而到了2005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26.7亿公斤。


  今天,在新发地官网介绍中写着这样的数据:在全中国4600多家农产品批发市场中,新发地市场交易量、交易额已连续十七年双居全中国第一。


  http://upload.uschinapress.com/2020/0615/1592226255852.jpg


  6月13日,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暂时休市,警方对周边进行交通管控。(图片来源:中新社)


  新发地的非典往事


  新发地之于北京有多重要?从非典时期的一个例子也能看出来。


  2003年4月,受非典疫情的影响,北京农副产品的价格大幅上涨,一元钱一公斤的萝卜暴涨到了16元一公斤。


  当时,临危受命的代市长王岐山,匆匆赶往北京市交易量最大的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王岐山叮嘱,外地商贩运菜进京是对北京市场的支持,一定要善待他们。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稳住新发地,就保住了首都北京的菜篮子”。


  去新发地买菜,至今仍是一些老北京人的生活习惯,许多退休老人,坐免费公交车,拖着小拉车来这里买菜。从2008年开始,新发地就在北京城区建便民菜店,并提供蔬菜直通车业务。新发地的蔬菜水果可以辐射北京上千个小区。


  从2008年开始,新发地就在北京城区建便民菜店,并提供蔬菜直通车业务。新发地的蔬菜水果可以辐射北京上千个小区。


  有媒体人曾这样描述:“新发地是北京永恒的堵点,超长的大货车随时可能把马路堵死,进出市场的车辆排队司空见惯。”


  但6月13日3时起,受疫情影响,新发地批发市场暂时休市,进行全面的卫生整治和环境消杀。新发地的热闹景象何时回归?我们只有静待疫情退散。(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被误解的菜市场原来竟是皇家苑囿?探秘新发地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