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人家 发表于 2020-6-14 18:16:51

英国《金融时报》: 全球供应链这一次终于要被摧垮了?

  贝蒂:每次发生重大危机,总有人预测全球化即将终结。新冠疫情导致全球贸易暴减,它会成为最终摧垮全球供应链的致命一击吗?


https://thumbor.ftacademy.cn/unsafe/700x393/picture/6/000096086_piclink.jpg


  2020年6月10日 15:40 英国《金融时报》 艾伦•贝蒂


  经常有人预言全球化即将终结,环绕世界的供应链将随之消失,因为太经常听到这类预测,以至于很难想象这一幕或许真的正在发生。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2002年的“非典”(SARS);本世纪头几年围绕外包服务的争议;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领导的美国与习近平领导的中国之间的“贸易战”。


  所有这些都对全球贸易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商品贸易相对于GDP的增速比之前10年更为缓慢。然而,尽管供应链的扩张或许已经减速,但它并没有停止或倒退。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即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会成为最终摧垮全球供应链的一记重击吗?全球商品贸易正在急剧下滑。世界贸易组织(WTO)预测今年的全球商品贸易将收缩13%至32%。但对企业和政府来说,可以得到什么教训?


  在供应方面,生产出现了中断。中国的湖北省是新冠疫情发端的地方,这里是生产汽车零配件、电子产品和药品的制造业中心。世界各地的下游企业都受到了湖北工厂关停的影响。港口和机场关闭,以及航班取消引发的航空运费上涨,也导致了贸易的收缩。但主要问题在于需求不足。


  粮食配送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但到目前为止情况尚好。标普全球(S&P Global)的供应链分析部门Panjiva表示,在最近的一次活动中,近三分之二的参与者认为,短期内企业盈利面临的主要威胁是需求收缩,而不是供应商关停或物流中断。


  假设疫情解除、封锁结束,那么,漫长且复杂的供应链面临的中期威胁将来自两类决策。一类是企业认定自己过度暴露在各种冲击之下。另一类是政府试图迫使企业在国际上实现供应多元化或将生产转回国内。


  关于第一类决策,尚不清楚将供应链缩短或多元化能否帮助企业躲过新冠疫情这样的全球性冲击。一些学者和管理理论家坚定地认为可以。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BRD)首席经济学家贝娅塔•亚沃尔奇克(Beata Javorcik)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称:“企业倾向于寻找最具成本效益的供应商,这导致很多企业没有备选方案。企业将被迫重新思考它们的全球价值链……这个系统的缺点现在也暴露出来,它要求所有要素严格按照时间工作。”


  一些高管表示,事情没那么简单。为汽车行业采购零部件的英国供应链公司Unipart的首席执行官约翰•尼尔(John Neill)指出,英国制造商在新冠疫情期间纷纷关停工厂,因此,从离自己更近的地方采购也没什么分别。


  与此同时,对于像汽车制造这样复杂的行业,更换供应商——以及从多家供应商采购以分散风险——的成本高得令人却步。尼尔表示:“这需要管理层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以确保你选择的供应商拥有健全、可靠和可重复的工艺流程。”


  其他国家的公司对此也持怀疑态度。日本政府设立了一项20亿美元的基金,供企业审查各自的供应链,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它们撤回日本或在海外实现多元化。然而,日本企业最初的反应很冷淡。这种不情愿可以从供应链的基本逻辑中得到解释——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正是这种逻辑推动了供应链的扩张。


  劳动力成本套利和专业化产业集群这两个因素相结合,推动企业构建一个分解式(disaggregated)的国际价值链。高管们寻找最具成本效益和最高效的方式来服务最终市场——但正如尼尔所言,这个过程本身既不便宜,也不容易。


  另外还出现了两个与中国相关的更具支持性的现象。首先,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即使富裕国家的跨国公司可以转向从更便宜的供应商采购,许多公司还是希望在中国站住脚跟,无论是进行采购还是销售。那些坚称希望与中国保持联系的日本公司也抱有同样想法。


  其次,中国积极鼓励本国企业通过“一带一路”倡议(BRI)在国家帮助下打造供应链,该倡议中含有服务欧洲市场的强烈动机。只要中国政府的庞大资源忙于在世界各地建设基础设施和建立贸易联系,全球供应链就一直会有生命力。


  当疫情解除,企业开始做出决定时,它们不太可能做出一致的决定。拥有昂贵且复杂供应链的车企,不会像服装制造商那样轻易做出改变,后者在劳动力成本套利方面可以采取更简单的做法,转换起来也更干脆。


  高管们将在一个新的政治化环境下做出这些决定。本能地支持生产回流的政策制定者——如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或者欧盟内部市场专员蒂埃里•布雷顿(Thierry Breton)——抓住了这一时机,声称各国政府应积极鼓励供应链回流。


  商界代表认为,政治人士全面干预企业的采购决策是不明智的。瑞典企业联合会(Confederation of Swedish Enterprise)的安娜•斯特林格(Anna Stellinger)表示:“政府若要鼓励企业实现有效的多元化和培养韧性,上策是让商业恢复正常,取消出口禁令,为航空运输创造便利条件,并确保企业能够将具备关键才能的员工派至其他国家。”


  译者/何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英国《金融时报》: 全球供应链这一次终于要被摧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