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 发表于 2020-6-8 14:42:09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发展简史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始建于1941年,从最初的“国立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齿科诊室”起步,历经“齿学系”、“牙医学系”和“口腔医学系”,直至“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的变迁,伴随着名称的更迭,医院的院址也经历了从西单背阴胡同到西什库后库、再到魏公村的迁移。2008年,现代化的口腔医疗大楼建成并启用……一个个脚印记载了几代北大口腔学人为中国口腔医学事业孜孜以求、不断进取的奋斗历程,也勾勒出口腔医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成熟、走向辉煌的发展轨迹。


  如今,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四位一体的大型口腔医学院,是目前国际上口腔专科医疗服务规模最大的口腔医院,成为我国口腔医学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70余年来,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不但赢得了国内外知名的学术地位,培养了大批口腔医学人才,而且还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医院文化。“厚德尚学、精医济世”的院训将激励北大口腔学人开拓进取、追求卓越、再创辉煌。


  在北大口腔医学院的发展历程中,院址经历了从背阴胡同到西什库后库、再到魏公村的迁移。每次迁址不仅仅是占地面积和空间的扩展,更是标志着口腔医学院从稚嫩走向成熟、从白手起家、不被重视的“医学小字辈”到学科体系齐全、具有业界权威的口腔专科院校的发展轨迹,实现了在医疗技术、学科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一次次重要跨越。因此,地址的迁移也可以勾勒出北大口腔医学院发展的三个阶段。


  背阴胡同初创阶段(1941-1948):从无到有


  1941年,国立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成立齿科诊疗室,占地面积360平方米,治疗椅10台,职工20人,设两个科:口腔外科和保存补缀科。日本人小林一郎任诊室负责人。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在国民党接管甄别期,编为临时大学补习班第六分班齿学系,延聘了含毛燮均教授在内的一批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教授。1946年收并入北京大学,更名为北京大学医学院牙医学系,毛燮均教授任系主任。


  解放前,牙医学系共招收了四期大学生,1943-1945年招生时为四年制,1946年起改为六年制。当时牙医的社会地位很低,存在生源缺乏、学生纷纷离系的严重问题。8年时间只培养了16名毕业生。首期学员只剩7人,二期毕业5人。学生前三年接受没有实习的医学临床课,后三年接受口腔专业基础和口腔专业课程,包括口腔外科、义齿学、诊疗学、充填学、口腔病理学、齿牙解剖学、继架学、冠桥学、材料学、口腔组织学、齿科药物学、矫正学共11门。当时没有正规的教研室,没有教材,也没有挂图和模型。最初,日本老师甚至用日文照本宣科,后来教授沿用国外传统以英文授课,学生靠课堂笔记温习知识,实习时使用脚踏机磨牙。郑麟蕃教授日本学成回国后,教学生自做牙齿磨片以理解牙齿发育。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系主任在简陋的条件下办校,教师们认真授课,严格要求,并重视医德培养。如此艰难举步、苦心经营,培养了口腔医学事业最早的一批骨干人才。而这一代师生以他们坚韧不拔的毅力、广博精深的知识和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当之无愧地成为北大口腔医学院的奠基人。


  西什库后库成长阶段(1948-1984):从小到大


  1948年夏天,齿科诊疗室随北京大学附属医院迁至西什库后库,牙医学系门诊部成立。钟之琦教授任门诊部主任。门诊部设立四个科室:口腔外科、牙体外科、义齿科和小儿预防科。当时院址只有地上一层和地下一层,总面积2200平方米,牙科椅13台,工作人员26人。这次迁址为口腔系和口腔医院的成长壮大创造了有利条件。


  解放初期,百废待兴,社会全面发展的时代要求与人民士气高昂的建设热情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巨大动力。人民政府对北京大学医学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口腔医学得到了快速发展。与其它医科有所区别,国内医学界历来将牙医视为医匠。而毛燮均教授在《中华医学杂志》第35卷第7期上《中国今后之牙医教育》中写道:“革新牙医教育是发展‘牙科’为口腔医学专门。口腔医学院之内可分5个专部门——口腔内科学(包括牙周病学)、口腔外科学、修复牙科学、公共卫生牙科学、口腔生理矫形学。”他提倡和促成这一新的观念,牙医学不仅仅是研究和治疗牙齿本身的疾病,而是扩展到整个口腔,甚至颌面系统。通过毛教授等老一代北医口腔人锲而不舍、呕心沥血的努力,强化了口腔科医生对一般医学知识、口腔专业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掌握,大大提升了口腔医学在国内医学界的地位,使社会对口腔医疗工作者的认识从医匠转变为医师。同时,也使北京大学口腔医学学科在国内医学界的地位得到了提升。


  1950年,卫生部批准牙医学系更名为口腔医学系,门诊部更名为口腔医学系门诊部。口腔医学的业务范围扩大,学科发展加速。为了适应社会需要,扩大招生,学制缩短为5年。1950-1952年每年招生60名,1953-1955年又扩大招生至120名,1951和1952年还增招了3年制大专班,各毕业36人和58人。


  门诊部也相应扩建。1951-1953年,每年增扩一层口腔楼,最后成为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的建筑。此时治疗椅增加到135台,总面积4300平方米(连同周围零星建筑共约6000平方米)。


  1952年院系调整中,北京医学院独立,我院更名为北京医学院口腔医学系。在教学方面,除扩大招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成立了专门的教研组:口腔外科教研组、牙体外科教研组、义齿科教研组、口腔病理牙周病教研组、口腔正畸及儿童牙医学教研组。编写了专业教材及实习指导,绘制挂图,制作标本模型,建立文摘卡片,制作幻灯片,交流和研究教学法。使口腔医学教育逐步走上专业化和系统化的轨道,为培养口腔医学专业人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而这些都是在当时异常简陋艰苦的条件下完成,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1954年起,我院仿效苏联进行教育改革。1955-1957两年间,苏联专家柯斯赫来我院工作,其间举办卫生部高等师资进修班,为全国各地培养了一批口腔颌面外科专家。之后,我院教研组合并为3个:口腔颌面外科教研组、口腔矫形教研组、口腔内科教研组。教学上多采用苏联教材。朱希涛教授编写的《冠桥学》《牙科材料学》和钟之琦教授编写的《牙体解剖学》成为全国最早的一批口腔医学课程教材。根据苏联经验,加强了教学行政管理,形成了一整套制度和体系,为我院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实践中,一些教条主义的错误逐渐被察觉和纠正,如大课曾一度照苏联模式改为六节一贯制,从早八点一直上至午后两点,后来证明不可行。


  1956年,我院在国内建立口腔颌面外科,设病床20张,位于北大医院第十病房内。这在当时的口腔界可谓一个创举,不久国内其他几所院校亦相继组建口腔颌面外科专业,推动了我国口腔医学专业的发展。


  1958年,我院创建了第一个口腔医学临床医学的教育模式。上级将北京医学院附属平安医院划归口腔医学系管理,作为培养口腔系学生的临床教学的综合医院,口腔专业与综合医院的结合在国内是一个创举。一批口腔专业毕业生分配到平安医院担任起口腔与全身系统病结合的科学发展任务,为在整体医学基础上发展口腔专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在国际上也是少有的,其他口腔院校也相继效仿。


  全面学习苏联之后,国家对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同时全国财政状况开始趋于好转,科研工作开始提上日程。我院各临床教研组结合临床需要和工作条件,开展课题研究,发表了一批科学水平较高的论文。1959年,口腔正畸学毛燮均教授、口腔病理学郑麟蕃教授招收了第一批硕士研究生。


  1962年,口腔医学系门诊部更名为北京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由此,医院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设病床30张,首任院长是钟之琦教授。1963年,经卫生部批准,口腔系成立国内高等院校第一个口腔病理研究室,主任是郑麟蕃教授。当时卫生部和北京医学院有明确批示:北医口腔医学系主要负责提高任务,学制延长为六年制,招生人数宜控制在每年60名,不宜过多。科研工作应加强,并指定口腔医学系负责全国口腔科研十年规划项目。


  口腔医院的命运与发展任何时候都跳不出整个国家历史的大潮流。“文革”期间,口腔医学系停止招生、停止科研达11年之久。一些老专家被当成反动学术权威受到批判,用作临床教学的平安医院因距林彪毛家湾驻地较近,全体职工和一切设备迁往甘肃酒泉,使口腔医学系失去了临床教学基地,失去了口腔与系统病研究的基地。1969年,卫生部召开的卫生工作会上,竟公开宣布“取消”口腔系、保留口腔医院的错误决定。造成广大教师思想上的混乱,致使我系20多名骨干教师以“6·26”和“五七”干校的名义下放基层和参加劳动锻炼,大大伤害了教学的元气,使本来口腔科医师缺乏的状况更加严重。由于长期不招生,医师又参加医疗队,当时出现口腔医疗人员紧张、教师老化、青黄不接的现象。为了解决门诊医疗的需要,1974~1976年招收了三年制“工农兵学员”三期,每期60名,1977年招收二年制医士班15名,毕业后挑选一部分(工农兵)毕业生留校,充实医疗第一线,完成了医疗任务,解决了当时青黄不接的燃眉之急。


  “文革”后,1977年口腔医学系恢复本科(六年制)招生,临床教学基地为邮电医院;1978年恢复并扩大了研究生招生;1981年,开始招收第一批医学博士研究生;同时口腔医院也接受国家卫生部委托培养师资班和进修生的任务。国家首次选派出国访问学者,我院曹采方、傅民魁两位同志赴美学习。


  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我院《牙周病理》、《毛燮均错(组合字:牙合)分类法》获全国科学大会一等奖。当年还成立了口腔医学研究所,下设六个研究室。


  1980年10月,为了加强口腔材料的研究,提高产品质量,发展口腔材料生产,口腔材料研究室承担了全国口腔材料的质量监控任务。


  1982年北医口腔医学研究所被世界卫生组织批准为我国口腔医学第一个“世界卫生组织预防牙医学科研与培训合作中心”。世界卫生组织多次派专家来我院办班讲学,为全国培训口腔预防保健人才100多名,至今他们已成为全国口腔预防战线上的骨干力量。


  于是,北大口腔医院实现了从学科单一走向综合性、全方位发展的突破性进展,体现了医、教、研、防四位一体的办院模式。


  魏公村发展阶段(1984~):从弱到强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落实,口腔医学院迎来了有史以来的大发展。由于医教研工作的不断发展,院校国际间的往来日益增多,西什库后库的办公地点用房拥挤、设备陈旧,已经不能满足口腔医学院的发展要求。早在1973年,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深夜接见五位口腔科医生时,向郑麟蕃、朱希涛、吴运堂三位教授了解到教学医院外迁和口腔系不能招生的现状,当即索取北京市街道地图,为北京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寻找院址,并作出指示。但周总理的关怀由于受到“四人帮”一伙的阻挠,北医和口腔系的多次申请报告,许久未能批准实施。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1978年底终获批准,在魏公村建立新院。1980年9月奠基,主楼于1984年建成,10月试开诊。


  1984年,口腔医院迁到魏公村现址,面积由7000平方米增至28000平方米。新院建成后,椅位增加;增添了进口牙科综合治疗椅100台、1000毫安X光机、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双筒及多头显微镜、烤瓷炉铸造机等等大量当时非常先进的仪器设备;建立前期仿头模型实习室;工作条件和诊疗环境大为改善。学生前期医疗实习落在北京邮电总医院和人民医院。这些为口腔医疗、教学和科研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在当时全国口腔医学领域独树一帜,成为众多口腔专业医师和学生向往的高等学府。


  1985年,口腔医学系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又迈进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北医大口腔医学院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事业也实现了长足发展,达到国内前茅。


  1984年,口腔医学院培养出了我国第一批自己培养的医学博士;1988年又培养出了全国第一批临床技能型医学博士,受到国家教委的重视。1988年,口腔医学与临床医学一起获国家教委批准、首批举办7年制教育的专业,在全国争取到了优秀生源。1988年为加强口腔基础医学,建立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生物学和口腔材料理工学四个教研室。


  1989年,卫生部牵头成立了全国牙病防治组,挂靠我院,负责全国口腔疾病预防的组织工作。


  1991年在全国口腔医学院中首先成立独立的口腔综合科室。


  1994年建立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挂靠我院)


  1996年,中华口腔医学会成立(挂靠我院)


  1996年,我院口腔病理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和口腔正畸学被国家列入“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随后,我院以口腔医学学科群作为整体,继续获得国家“十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的支持。


  1997年,在口腔界成立第一个卫生部级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卫生部口腔医学计算机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00年,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并,我院更名为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俞光岩教授任院长。两校合并后,我院分别获北京大学“985”学科建设的一期和二期建设资金投入,为提高我院医疗、教学、科研水平,推动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002年教育部正式批准我院口腔临床医学为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我院口腔病理学与医学部病理学系联合,一并被批准为病理学的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


  2005年,以我院口腔材料学研究室为基础组建的“北大口腔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SFDA)资格认可,成为国内十大医疗器械质量检测中心之一。


  2007年,被授予全国高校口腔医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2008年,3.5万平米的新医疗大楼落成并投入使用。


  2010年,新科研楼落成投入使用


  2011年,医学领域第一家国家工程实验室“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与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获批建设


  2012年,培养出我国第一个口腔医学双博士


  ……


  七十五载风雨岁月,凝聚了几代口腔人不懈的追求和不息的奋斗。时过境迁,严谨求实、勤奋创新、厚德尚学、精医济世的口腔精神依旧代代传承,铸就了北大口腔医学院甘于寂寞、开拓进取、追求卓越的本色。一批批口腔学子以累累硕果回报母校对他们知识的培育和品德的塑造,共同致力于口腔医学事业的振兴与腾飞。回首来时路,心潮涌动;放眼未来,踌躇满志。创建世界一流口腔医学院的目标已经明确,这是一段更为艰苦卓绝的征程,需要我们付出百倍的汗水与智慧,攀登口腔医学事业的巅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发展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