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 发表于 2019-4-22 13:10:19

一碗正宗的上海阳春面精髓在哪里?





https://pic4.zhimg.com/80/v2-d3aed532ec1c89fc9de838378b60bd07_hd.jpg

阳春面是苏式面的一种,最早叫“清汤光面”,没有任何浇头,在旧社会的时候是贩夫走卒的食物,当时一碗面十文钱,上海人又将十月称为小阳春,再加上很多生意人、读书人觉得原本的名字实在不太吉利,于是就改了这么一个雅致的名字—阳春面。
https://pic2.zhimg.com/80/v2-fb9a2d698b0b180c551c1941ad56a187_hd.jpg

一碗面,葱翠汤清,一抹面条排列整齐,就像阳春白雪一样平素,却保持着不偏不倚的沪式风味,渗透入上海人的日常生活中。现如今要想在上海吃到一碗旧时正宗的额阳春面,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 上海人对事物的口味偏好一个“鲜”字,不光食材要新鲜,连菜里也要时不时加入诸如冬笋这样吊鲜的食材,至于什么味精之类的东西,则是能省则省。
https://pic2.zhimg.com/80/v2-0db66f0b7ac7861b765a47dacd338950_hd.jpg
阳春面正因为没有浇头,所以对汤头的要求就会非常高,一定要用骨头熬出来的高汤。阳春面也有白汤和红汤,正宗的上海阳春面是白汤,而红汤阳春面是从苏帮面传过来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加酱油。
https://pic4.zhimg.com/80/v2-135ae6937a13e8fec7a9ce09c318c585_hd.jpg
此外,不论白汤还是红汤,猪油是绝对不能少的,阳春面那令人魂牵梦绕的香味全来自于它。过去这种猪油一定要用葱来熬的,小朋友最喜欢围在大人身边,为的就是熬出的那一碗油渣,趁热蘸着白糖吃,松脆香甜。现在很多店提倡健康,连猪油也省了,也让汤头少了几分滋味。高汤熬好以后,还要沉淀过滤,这样出来的汤,用上海话来说,就是“鲜是鲜得来,眉毛都要落脱哉”!
https://pic1.zhimg.com/80/v2-4577a3af83dbaf282499563e2cb45c93_hd.jpg
https://pic3.zhimg.com/80/v2-cddc0e638b9cd505c1b6fb7cdf4626ad_hd.jpg

面也是不能马虎的。一般要同时准备两口锅,一口热水下面,另外一锅冷水将开水烫过的面条过水,这绝对是门技术活儿,捞早捞迟了,都会影响面的外观和口感。经过这样“冰火两重天”的淬炼,面条表面发生收缩,线条流畅,曲直有致。

https://pic3.zhimg.com/80/v2-d24db74ea3b0989636a8a38ad2301c90_hd.jpg

面煮熟过水后,要用特制的长筷子,将面条从锅里高高地挑起来,先放到漏勺里滤一下水,然后要一折三地放进有汤的面碗里,一共三层面,要一丝不乱、排列整齐。如果端上桌一碗阳春面乱七八糟,面条烂乎乎的,就当是花冤枉钱了。
https://pic4.zhimg.com/80/v2-6e2f363eb48dd291b2ec22dbde70a952_hd.jpg

说完全浇头也不对,阳春面总要有点儿葱来点缀的,一般要选上海本地细细的小香葱,把葱头去掉,只留葱杆,切成密密的葱花,洒在面上,绿得让人赏心悦目。 一碗阳春面上桌,汤头不宜多,要让面稍稍凌驾汤一些才好,面汤清澈,面条软而不烂、韧而不硬,葱花青翠,散发着淡淡的猪油香气,极美!很多本地的老食客还会提前关照堂倌:“重油、宽汤、重香头!”(就是多放猪油、多放汤、多撒葱花的意思)
https://pic1.zhimg.com/80/v2-2b50b51f2bbd8168fec1725a68f1ebb4_hd.jpg

这样一碗精心烹制的面条,吃起来也有讲究,要闻香,喝汤,再吃面,一碗下肚,全身都暖洋洋的,也多了一份家的感觉。
https://pic3.zhimg.com/80/v2-0e518ca87f8ee580879f712dd76f07a4_hd.jpg


https://pic1.zhimg.com/80/v2-b73bfbdb65d2183955128c91d3744ffd_hd.jpg

微信公众号:乐鼠基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碗正宗的上海阳春面精髓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