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人 发表于 2019-3-11 09:04:00

BBC: 英國畫廊中的《趙氏孤兒》 中國啟發西方的經典案例

  2019年 3月 7日   BBC中文网

  https://ichef.bbci.co.uk/news/976/cpsprodpb/D45A/production/_105826345_mrs_yates_2.jpg

  圖片版權BBC CHINESEImage caption英國倫敦市中心泰特美術館中收藏的這幅名畫,是中國老故事《趙氏孤兒》在西方流行的縮影。


  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畔蜚聲世界的泰特美術館(Tate Britain)裏,有一幅身著中式繡袍的西方美女油畫。畫的背後,是一個在西方流行了兩百多年的中國老故事。


  這個有愛恨情仇好素材的老故事,在西方享有盛譽,與莎士比亞的名著相提並論,被譽為中國版的《哈姆雷特》。


  它就是《趙氏孤兒》,講述了一個權力鬥爭、政治誣陷、忠心護主、捨生取義、報仇雪恨的傳奇故事。


  倫敦泰特美術館收藏的這幅油畫,是《趙氏孤兒》在西方流行的一個縮影。此畫由英國著名畫家提利·凱特爾(Tilly Kettle)於1765年展出,距今已經250多年。


  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RSC)還曾上演這一劇目,劇名從西方慣用的《中國孤兒》回歸到本來的《趙氏孤兒》。


  東方素材


  在中國流傳幾千年的《趙氏孤兒》故事講述的是春秋時,晉國上卿趙盾為大將軍屠岸賈誣陷,全家300餘口被殺。為斬草除根,屠岸賈下令在全國搜捕趙氏孤兒趙武。趙家門客程嬰與老臣公孫杵臼定計,救出趙武,為此先後有晉公主、韓厥、公孫杵臼獻出生命。20年後,由程嬰撫養長大的趙武,盡知冤情,稟明國君,抓住屠岸賈並處以極刑報仇。


  這個故事,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左傳》中便有記載,而更多的細節出現在兩千多年前的漢代:司馬遷在《史記·趙世家》中記載的一段歷史,成為戲劇和文學作品的創作靈感。


  13世紀元代雜劇鼎盛時代,劇作家紀君祥將這一段歷史寫成了《趙氏孤兒大報仇》。就這樣,這個中國歷史中的故事不僅走向了舞台,還在500年後走向了世界。


  https://ichef.bbci.co.uk/news/976/cpsprodpb/381A/production/_105826341_gettyimages-159827748.jpg


  圖片版權GETTY IMAGESImage caption馬爾梅松城堡博物館收藏的油畫:巴黎沙龍中正在朗讀伏爾泰名作《中國孤兒》。


  1732年,法國傳教士馬若瑟(Joseph Henri Marie de Prémare)為法國漢學家艾蒂安·傅爾蒙(Étienne Fourmont)翻譯了《趙氏孤兒大報仇》,使之成為被介紹到西方的第一部中國戲劇作品。


  法國版本


  1735年,馬若瑟翻譯的劇本發表在由法國傳教士和漢學家杜赫德(Jean-Baptiste Du Halde)主編的《中國通志》上。而讓此故事進入西方文藝主流的,是法國大文豪伏爾泰1753年改編的《中國孤兒——五幕孔子之道》。


  伏爾泰被尊為法國啟蒙運動的旗手,是18世紀法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


  1755年10月,伏爾泰的《中國孤兒》在巴黎劇場上演,連開17場,可謂紅極一時。最能表現伏爾泰此劇當年受歡迎程度的,是法國著名畫家安尼塞特·雷蒙尼爾(Anicet Charles Gabriel Lemonnier)創作的一幅油畫。


  此畫描繪了當年在法國巴黎沙龍中,知識分子們濟濟一堂閲讀伏爾泰《中國孤兒》劇本的盛況。現在此畫收藏在巴黎附近的馬爾梅松城堡博物館中。


  伏爾泰的《中國孤兒》悲劇所講述的雖然仍然是救孤的故事,但無論是時代背景、人物和主題都與中國的《趙氏孤兒》相去甚遠。


  他的《中國孤兒》將時代背景換到了宋末元初,主要人物是成吉思汗和已經嫁為人妻的初戀對象——伊達梅。成吉思汗入京後,追索宋朝遺骨以斬草除根。宋朝遺臣張惕以子代之,張惕之妻伊達梅不忍親子送死,向成吉思汗求情。


  https://ichef.bbci.co.uk/news/976/cpsprodpb/C3F5/production/_105856105_zhaoshiguer.jpg


  圖片版權RSCImage caption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RSC)上演《趙氏孤兒》。


  文學評論人士認為,伏爾泰的《中國孤兒》主題不再是復仇和忠義,而是理性和仁愛,洋溢著和解與道德的光彩以及文明必定戰勝野蠻的信念,也最好地詮釋了伏爾泰對此劇是「五幕孔子之道」的理解。


  英國版本


  英國1759年推出了由愛爾蘭劇作家阿瑟·墨菲(Arthur Murphy)根據伏爾泰的版本改寫的《中國孤兒》。墨菲在劇中刪去了成吉思汗與張悌之妻曼丹(即伏爾泰劇中的伊達梅)的愛情故事,著重突出主人公,特別是女主人公曼丹在忠義與親情之間的兩難抉擇。


  倫敦泰特美術館那幅畫中的女子,是英國18世紀著名女演員瑪麗·安·葉茨(Mary Ann Yates 1728-1787)。她穿的正是英國版《趙氏孤兒》話劇中的演出服,扮演的是女主角曼丹(Mandane)。


  這一在倫敦皇家劇院上演的充滿東方色彩的悲劇,同樣獲得了很大成功,也讓葉茨成為倫敦當年紅極一時的女明星。劇中人物的服飾,特別是曼丹充滿中國情調的打扮,引起觀眾很大的興趣,儘管葉茨本人曾為服裝的醜怪向觀眾道歉。


  https://ichef.bbci.co.uk/news/976/cpsprodpb/EC37/production/_105917406_b2e2d690-5d26-4f49-86fe-49d140bf6945.jpg


  圖片版權GETTY IMAGESImage caption法國作家、思想家伏爾泰,原名弗朗索瓦-馬里亞·阿羅艾特(Francois-Marie Arouet),1694年出生,逝世於1778年。


  2018年,英國布里斯托大學戲劇表演史教授艾琳·麥克吉爾(Elaine McGirr)對墨菲版本的《趙氏孤兒》給予很高的評價,認為這一劇本開創了女性悲劇的先河,因為在墨菲的筆下,曼丹一改莎士比亞悲劇中女性總是「弱者」的老套形像。


  她寫道:曼丹「既沒有秘密婚約,也沒有隨便亂愛。她甚至沒有不經意間的出軌通姦。她沒有沉浸在愛人故去的悲哀中。她被塑造成充滿養育之情的忠貞不渝的妻子和母親,而不是一個讓人用情色眼光去看的物品。」


  「曼丹與伏爾泰的伊達梅不同之處在於,伊達梅仍然是個讓成吉思汗戀戀不忘的美人,而曼丹卻不是以美女出現,也不是充滿情慾、嫉妒或者慾望的物化的女性。」


  葉茨在舞台上令人信服的表演,應該最好地呈現了劇作家墨菲筆下的曼丹,也讓她永遠地留在了這幅油畫上。


  中為洋用


  伏爾泰崇尚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不僅體現在他改編的《中國孤兒》,而且體現在他在1756所寫的另一巨著《風俗論》(An Essay on Universal History: The Manners and Spirit of Nations)中。


  他的這本論述世界史的著作,從中國開始。在他當年看來,中國在很多方面領先世界:更發達的科技、更先進的政府管理、更有科學依據的編年史、更完善的倫理道德和法律…..


  https://ichef.bbci.co.uk/news/976/cpsprodpb/01D7/production/_105917400_c40b6bf7-079f-4b04-9bb6-ddc5078e8d0c.jpg


  圖片版權AFPImage caption清朝乾隆皇帝(1711年-1799年),在位61年。


  伏爾泰從成年至1778年去世,正值清朝乾隆「盛世」,當時中國可謂經濟繁榮富強,政治國泰民安。對此,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乾隆皇帝在給英國國王喬治三世的信中信心滿滿:天朝撫有四海,惟勵精圖治,辦理政務,奇珍異寶,並不貴重......天朝德威遠被,萬國來王......


  遙想執掌世界超級強國的清朝,伏爾泰在《風俗論》中如此描寫了明朝滅亡和中國的改朝換代:"革命對政府的結構沒有帶來任何變化;征服者的土地,成為被征服國度的一部分;而成為中國主人的韃靼滿族,雖然佔據了這個國家的王座,卻只是向這個國家的體制交出了手中的佩劍。"


  這樣的描寫,雖然只是伏爾泰理想中的東方強國的理想狀態,卻是他希望通過《中國孤兒》提倡仁義道德拯救法國心願的表現。


  乾隆皇帝在世的最後10年(1789-1799年),法國經歷了為期10年的社會和政治動蕩,史稱「法國大革命」。在這場影響歐洲政治進程的革命中,《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正式通過,確立了「自由、民主、博愛」作為革命的核心價值觀念。


  而正是在大革命之前,中國的孔孟之道,曾經是歐洲啟蒙思想家們的靈感源泉:中國的人文社會理念和以道德治國的思想強有力地觸動歐洲。


  200多年來,《趙氏孤兒》在西方的流行,是歐洲向中國這個東方古國學習思想、倫理、道德和文明的一個最好範例。


  而那個久遠的年代,那個強大中國影響西方的歷史,卻精緻地留在了這些油畫中,供後人撫今追昔、感慨萬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BBC: 英國畫廊中的《趙氏孤兒》 中國啟發西方的經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