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 发表于 2019-3-8 14:16:40

孔孟之“仁”异同论

本帖最后由 大千世界 于 2019-3-8 14:18 编辑

   (2019-02-22 06:20:56)   宋志坚的博客

  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在儒家的学说中,一个“仁”字,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对于这个“仁”字,孔子与孟子都曾有过许多论述。如果细加分辨,孔孟之“仁”,却是有异有同,并非完全一致的。
  《论语》中有不少孔门弟子问仁的章节,樊迟问仁,颜渊问仁,仲弓问仁,司马牛问仁,子张问仁,孔子的回答各不相同。仅是樊迟的三次问仁,就有三种不同的回答,一曰:“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这意思有点像如今说的吃苦在先,享乐在后;二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说的也无非是做人规矩,办事敬业,为人忠诚;三曰:“爱人”,所谓“仁者爱人”,大概就由此而来。
  孔子之“仁”,最集中的体现,乃是他对“颜渊问仁”的回答:“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由此可见孔子之“仁”的显著特点,在他那边,“仁”是与“礼”结合在一起的:克制自己的欲望,一切按照“礼”的要求去做,就是所谓的“仁”了。颜渊要他说得具体一些,孔子就说了四个“非礼勿”,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个“礼”字的主要作用,就是以上下定尊卑,让各个阶层的人,都能安分守己,各行其道,为臣子的不能僭越,当百姓的不能造反。难怪,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孔子会夸奖他说:“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孟子却很少说到那个“礼”字,他所谓的“仁”,是与一个“民”字密切相关的。
  一是与民同乐。齐宣王喜欢音乐,孟子对他说,问题的关键不是“好先王之乐”还是“好世俗之乐”,而在于“独乐乐”还是“与人乐乐”,是“与少乐乐”还是“与众乐乐”。他假设说,假如大王“鼓乐于此”,百姓闻乐而怨声载道互相诉苦:“大王喜好音乐,为什么要使我们这般穷困,父子不能相见,兄弟妻儿分离”,这原因就在于不能“与民同乐”;假如大王“鼓乐于此”,百姓闻乐而脸有喜色奔走相告:“大王一定身体很好,他要是有病,怎能击鼓奏乐呢?”这原因就在于“与民同乐”。
  二是为民负责。按照孟子的观点,无论是君王(例如齐宣王)还是地方官(例如孔距心),都应当为自己所管辖的地方的百姓负责,做到像《礼记》中所说的那样,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倘若在你管辖的地方,年老体弱的奄奄一息,年轻力壮的四散逃难,那就是你的失职或渎职,即使是遇到灾荒,也难辞共咎。他打比方说:好比是领受了他人的牛羊而为其放牧,一定要为牛羊寻找牧场和草料。做不到这一点,就得把牛羊还给它们的主人,怎么能看着它们死去呢?
 三是以民为本。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条是最重要的,与民同乐,为民负责,便都由此派生。他认为,先有万民的拥戴,方有社稷方有君王。就是对于“齐人伐燕”之是非,也从“燕民”的意愿来考量,认为“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并将后者比之于文王事殷,将前者比之于武王伐纣。在他看来,武王伐纣,并非“以臣弑君”,而是“诛一独夫”。
  孟子之“仁”,萌于恻隐之心,拓展为“仁政”,则大致体现于以上三个方面。
  孔子之“仁”与孟子之“仁”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关注“礼”而后者关注“民”,前者重在束“下”而后者重于规“上”。这就难怪,孔子的影响远远大于孟子,历代的当权者,哪有喜欢规“上”而不喜欢束“下”的,朱元璋删孟子,只不过出类拔萃罢了。
  孔子之“仁”与孟子之“仁”也有共同之处。孔子强调“克已复礼”,并非他不顾民之死活,感叹“苛政猛于虎”的就是孔子,此“苛政”便与“仁政”相对立。提出“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礼记》,是由孔子编修的。孟子的“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似也一脉相承。孟子的“仁政”,从根本上说,也旨在使权势人物能够称王天下,故孟子又称其为“王道”。而且,在老百姓那边,日后所谓的“王道”,与“霸道”似乎也没有多大的区别,故有“称王称霸”之说。
  因此,尽管孟子不很讨人喜欢,却也依然稳稳地当着他的“亚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孔孟之“仁”异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