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人 发表于 2019-1-30 10:57:38

非遗中国:湘西苗族鼓舞

  2019年01月30日 15:01 新浪文化

  本文由新浪文化综合网络资源整理编辑。


  湘西苗族鼓舞流传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吉首市和凤凰、泸溪、保靖、花垣、古丈等县,据历史文献记载该舞源于汉代以前,产生在苗族祭祀活动中。鼓舞是湘西苗族运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以鼓乐指挥生产劳动,以鼓乐传播民族文化,以鼓乐娱乐身心,把音乐、舞蹈、表演等艺术种类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特色鲜明。随着时代的变迁,苗族鼓舞已成为苗族人民最喜爱的舞蹈艺术形式。


  https://n.sinaimg.cn/video/transform/94/w496h398/20190130/8rKj-hshmsti3168677.jpg


  湘西苗族鼓舞


  湘西苗鼓是由鼓框、鼓皮、鼓钉、鼓槌等部件制作而成,框是用黄桑树干或杉木树干制成,皮是牛皮,钉是铁钉,槌是杉木干。鼓在古代不是作为娱乐之物,而是祭祀通神、威镇鬼邪的神器。根据考证,苗鼓最先为掏空的树干和竹帮,以后又发展为铜鼓,到后来才用兽皮作响器,最终才产生了类似现代的苗鼓。两千多年前,屈原在《礼魂》中道:“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夸女猖兮容与,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它表达了当时祭祀时打击苗鼓的欢乐之情。


  鼓舞动作的内容主要分为生产劳动、生活习俗、武功拳术和动物动作四大类。鼓舞的基本步伐有四种:


  1、三步。即左右脚在前面交叉替换,用表演生产劳动动作,如插秧、挑谷、等动作;


  2、前面小踢腿步和两边跳小踢腿步。此步伐为女子鼓舞动作,其动作幅度不大,柔软优美。此步伐源于古时女子因无镜照面,借水显影,故而形成小踢腿动作;


  3、滚翻身法。即打鼓时身体滚翻,方向不一,旋转打鼓,灵活轻快,变化多端,用于表演上山、下山、过坳等动作;


  4、踩三角走三步。此类步伐主要用于表演武术动作;表演时眼扫两边,挡住刀枪,防卸袭击,动作干净,出手有力,变幻无常,最高境界打出3/8节奏,这种打法现今仍然用于锻炼身体。


  https://n.sinaimg.cn/video/transform/33/w500h333/20190130/z6QB-hshmsti3172253.jpg


  湘西苗族鼓舞


  表演鼓舞的男女穿节日盛装,服装色彩艳丽,耀眼夺目。


  苗族鼓舞节奏非常复杂,用不同的节奏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常见的节奏有3/4、2/4、4/4三种,极少数人打出3/8的节奏来。表演时动作明快,如行云雷电,似高山流水,鼓手两手不弯曲,节奏重且有力,如精武表演。


  为营造更为活泼的气氛,苗族鼓舞除敲边伴奏外,还配上了铜锣、唢呐、土号等乐器,大型活动时还加二胡、三弦等乐器伴奏,场内气氛十分热烈火暴。


  历史上苗族鼓舞产生在苗族的祭祀活动中,常与傩歌、傩戏交替表演或联合表演。更深入地对苗族鼓舞进行发掘、抢救,对中国舞蹈、中国音乐、中国傩文化的深层次研究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https://n.sinaimg.cn/video/transform/76/w494h382/20190130/fsQ0-hshmsti3180492.jpg


  湘西苗族鼓舞


  湘西的苗鼓有庆年、庆神两种,随着苗族人民审美情趣和鼓乐承传的变化,一般在农历“四月八”、每年春节前后、赶秋、椎牛、丰收喜庆、婚嫁、迎宾客等重大活动里,他们都以鼓乐相迎,以鼓乐作为抒发自已情感的特殊方式。苗鼓溯源,笔者赞同苗族学者石启贵的观点,石启贵在《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中论述:“苗人在环境上,苦于种族、政治、经济之压迫,无以进展,故文化知识较落人后,而所居之地,又在荒山峡谷之间,出作入息,少与汉人接近,坐井观天,孤陋寡闻。若不寻求一种娱乐,则不足以资人生乐趣、提高思想、活跃精神、促进健康,而有裨益于人身者,仅鼓乐一项。”此时,苗鼓的社会功利作用得以充分体现。


  自古以来,苗族鼓舞的表演即蕴涵了苗族人民的虔诚信仰和勇于创造、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保护和开发湘西苗族鼓舞对研究苗族的历史、战争、宗教、迁移、生产、爱情、民俗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提高苗族人民的思想文化素质,构建和谐,培养苗族人民勇于创造,顽强拼博的精神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006年5月20日,湘西苗族鼓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责任编辑:胡顺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非遗中国:湘西苗族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