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人 发表于 2018-3-29 18:56:14

辛弃疾采桑子欣赏

《采桑子辛弃疾》又称《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此词通篇言愁,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全词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构思精巧,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作品名称采桑子辛弃疾外文名称Picking Mulberry作品别名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创作年代宋作品出处《稼轩长短句》文学体裁词作    者辛弃疾
目录
[*]1 作品原文
[*]2 注释译文
[*]▪ 词句注释
[*]▪ 作品译文

[*]3 词牌格律
[*]▪ 词牌说明
[*]▪ 格律对照
[*]4 创作背景

[*]5 文学鉴赏
[*]6 作者简介




作品原文编辑
采桑子辛弃疾
(又称《丑奴儿①·书博山②道中壁》)
作者:辛弃疾 年代:宋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注释译文编辑

词句注释
①又名《采桑子》,词牌名,四十四字,平韵。
②博山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③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④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⑤层楼:高楼。
⑥强说愁:无愁而勉强说愁。强:勉强地,硬要。
⑦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⑧欲说还休:想说而最终没有说。休:停止。
⑨却道天凉好个秋: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意谓言不由衷地顾左右而言他。道:说。

作品译文
年轻的时候不知道什么事愁的滋味,喜欢登上高楼。
喜欢登上高楼,为了作新词没有愁苦硬要说愁。
现在尝够了的忧愁的滋味,想说而终于没有说。
想说而终于没有说,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词牌格律编辑

词牌说明

采桑子,又名《丑奴儿》,《罗敷媚》,《罗敷艳歌》等。辛弃疾、朱敦儒、欧阳修、冯延巳、柳永、晏殊、晏几道、苏轼、吕本中、纳兰容若、毛泽东等相关文学大家先后以采桑子为词牌作诗词。
采桑子格律为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另有添字格,两结句各添二字,两平韵,一叠韵。

格律对照
范词欣赏:标准体【采桑子】宋·辛弃疾(44字六平韵)
上阕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第一【意群】,双平入韵)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第二【意群】,单平入韵)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下阕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第三【意群】,双平入韵)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第四【意群】,单平入韵)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注:
1.标准体【采桑子】无统一【主韵律】,是【律词句】的双/单平混合入韵,呈现韵律的交错美。
2.上下阕第三句是【气群】促韵结构,虽然入韵,但逗号结尾;此范词使用了叠句。
3.特别注意,上下阕结句应该是“中仄平平仄仄平”的标准句型,单仄入韵;“强”多音字。
4.标准平仄谱的“中”表示“可平可仄”,其它平仄一字不可易。

创作背景编辑
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玩味无穷。

文学鉴赏编辑
这首词以“少年”与“而今”对比,表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感受。上片说少年时登高望远,气壮如山,不识愁为何物。无愁说愁,是诗词中常见的文人习气。下片转入“而今”,转折有力,不仅显示时间跨度,而且反映了不同的人生经历。在涉世既深又饱经忧患之余,进入“识尽愁滋味”的阶段。所谓“识尽”,一是愁多,二是愁深。这些多而且深的愁,有的不能说,有的不便说,而且“识尽”而说不尽, 说之亦复何益? 只能“却道新凉好个秋”了。比之少时的幼稚,这或许是老练成熟多了。其实“却道”也是一种“强说”。故意说得轻松洒脱,实际上也是难以摆脱心头的沉重抑塞。周济说辛词“变温婉,成悲凉”。读此词者,当能辨之。
词的上片,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我们知道,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上片“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词的下片,着重写自己现在知愁。作者处处注意同上片进行对比,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谁知,南宋政权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接着,作者又连用两句“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互为呼应。这两句“欲说还休”包含有两层不同的意思。前句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极度的高兴转而潜生悲凉,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后一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因为,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之愁。而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
辛弃疾的这首词,通过“少年”、“而今”,无愁、有愁的对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在艺术手法上,“少年”是宾,“而今”是主,以昔衬今,以有写无,以无写有,写作手法也很巧妙,突出强调了今日的愁深愁大,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
自古登楼题材较多,诗词皆有,此词知滋味,颇斤杜子美之《登楼》。

作者简介编辑
辛弃疾(1140-1207),南宋爱国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https://gss3.bdstatic.com/7P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s%3D220/sign=a86e3795962f07085b052d02d926b865/f31fbe096b63f62444d81cd98f44ebf81b4ca366.jpg辛弃疾
。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辛弃疾采桑子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