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标 发表于 2015-7-12 14:18:11

冷战中的间谍们(图文)

本帖最后由 夺标 于 2015-7-12 15:25 编辑

冷战中的间谍:远离政治,又充斥着政治2015-07-11 09:39
作者:OA海外文摘2021次点击:我要评论
http://www.21ccom.net/templets/images/layout/zhaiyao.png 有一件事情你一定不会惊讶,情报圈政治那些事其实像肥皂剧一样,演了一遍又一遍。从1945年之后,尤其是到1991年之后,美国外交政策辩论一直集中在讨论如何保障国家处于世界主导地位议题,而最后都会变成讨论军事扩张、核扩散和针对敌对国家的打击行为。
  间谍和间谍活动是冷战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冷战中的双方都使用间谍作为了解对方行动或者传递虚假信息让对方做出错误判断的工具。间谍会变成双重间谍,然后整个故事滑向一个西方谍战片的浪漫境地,你可能会这样想。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间谍工作是与浪漫有任何关系的——这是一项极其危险的工作,每个人都明白,一旦自己被抓获得救援的机会几乎是没有的。你有可能获得交换卧底的机会——但坐牢或者被处决则更常见——不管是你被背叛还是自己犯错误。  冷战中双方使用的间谍都有着各种各样的身份掩饰,能够完美地与自己的假身份融合至关重要。此外,苏联也会雇用英国人去刺探英国情报——主要是一些对于英国生活方式不满并向往东方的英国人。最著名的案子就是“剑桥五杰”——他们凭借自己的背景进入到英国政府的高层位置。贯穿冷战时代,一直在秘密收购英国情报的幕后黑手就是克格勃,为了让英国探员背叛自己的国家,苏联会开很高的价码。  剑桥五杰  英国政府部门遭到苏联渗透首次被曝光是在1951年,盖·伯吉斯和唐纳德·麦克林从曾担任英国情报机构反间谍活动负责人的金·费尔那获得消息,说当局马上要对他们下手,于是选择从英国叛逃至苏联,这三个人都是“剑桥五杰”的成员。跟随他们一同上飞机的还有成千上万份机密情报资料。  1955年,彼时担任英国驻莫斯科大使馆海军官员的约翰·瓦索尔因为帮助苏联刺探情报被判处18年有期徒刑。一年以后,自1951年失踪了5年的伯吉斯和麦克林出现在莫斯科,尽管随着苏伊士运河危机和匈牙利起义冷战已经来到了一个空前白热化的境地,但在这里他们暂时还是安全的。冷战中对立的两方越发势不两立,而在苏联看来叛逃的伯吉斯和麦克林就像他们的战利品一样——同时,也证明西方那一套是走不通的,如果不是这样,为什么两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会叛变呢?1956年,安东尼·布朗特获得骑士头衔,并被任命负责看管女王的艺术品收藏。一年以后,他被认定为“剑桥五杰”的第四名成员。从布朗特骑士在1956年获得的任命可以看出,一个间谍到底能在英国当局爬到多高的位置。http://www.21ccom.net/uploads/allimg/150711/128795_150711094004_1.jpg剑桥五杰  核技术发展情况也是双方相互密切关注的内容之一,他们必须时时刻刻知道对方的核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以免被甩开。苏联首先发射人造卫星给骄傲的美国人迎头一击,但更关键的是,如果用火箭运载核弹头,那它的投放当量就与之前的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他们双方都迫切需要知道大家都在干吗。1961年,三男二女因为将英国第一艘核潜艇资料交给苏联而入狱,同年,乔治·布雷克也因为其9年的双重间谍生涯被判处42年有期徒刑。1966年,布雷克越狱。  1963年,“剑桥五杰”的领导人金·费尔也逃亡至苏联,他相信他迟早也会被发现叛国。他承认他就是那个所谓的“第三人”。  间谍生涯  不管一个间谍案件看上去是多么司空见惯,如果选一个新的视角,可能还会有很多新鲜的事情。尽管如此,作家和相关从业者们却总是把自己框在并不丰富的经验里——比如他们以为多研究几次阿尔德里奇·埃姆斯或者罗伯特·汉森的案子就能在未来阻止新的间谍活动似的。有的时候,尤其是在评价阿尔弗雷德·德雷福斯这类著名案件时,历史学家和政治学者总是会把政治、文化和社会问题引入到案件讨论中。也有作家会使用比较法一次分析几个案件,但这种情况少之又少。  约翰·厄尔·海恩斯和哈维·科利尔的新书《冷战初期间谍》一书中终于用这种方法比对了几起当时著名的间谍案件并进行研究。他们先查阅当时案件审查时调查人员得出的结论,然后把冷战结束之后的新材料补充上去,希望能够对于二战结束后15年间这段美国政治社会以及公众关于共产主义和反共产主义的态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目标很高,但书确实是不错的,借助这部作品,我们得以一睹间谍真实生活和工作的方式。http://www.21ccom.net/uploads/allimg/150711/128795_150711094055_1.jpg罗森堡夫妇,二人被指控窃取美国核弹情报给苏联  情报人员在发誓效忠国家甚至更早的时候就被明确告知不要参与到政治当中——负责人和教官会反复强调,他们是无党派,同时绝对禁止他们卷入任何外部政治组织。他们被告知应该尽可能准确地搜集和上报情报,在分析情报时也要保证绝对中立不带偏见和主观色彩。事实上,这个信念系统中最难达到的层级就在于此了,因为很有可能你正在分析和确认的情报事实上是在考验你所信仰的体系、你所信任的上级。为反间谍活动工作的情报人员常常受命跟踪自己的上级,他们随时要做好准备采取手段,哪怕这事情会造成多不愉快的结果。  日常生活就更复杂了。每一个情报人员都是政府的一部分,他们的每一步行动都与政治风向的起伏相关,而且不管是谁在向国会的高级机构成员做简报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对于决策制定而言情报产品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行政和立法机构甚至政府外的民间组织中各派系也都在希望从情报产品中获得能够支持他们辩论的证据。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20世纪70年代采用两组人同时工作的方法确实收到不错效果。类似的是,情报机构的头头脑脑们往往在玩弄权术上拥有很高的技巧,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机构的利益,推动项目的进行以及获取更多资源,他们往往不择手段。最终,谍海就成为一个极其复杂的正邪不分的世界,每一个从事间谍工作的人或许必须远离政治,但他们生活的每一分钟又都充斥着政治。  有一件事情你一定不会惊讶,情报圈政治那些事其实像肥皂剧一样,演了一遍又一遍。从1945年之后,尤其是到1991年之后,美国外交政策辩论一直集中在讨论如何保障国家处于世界主导地位议题,而最后都会变成讨论军事扩张、核扩散和针对敌对国家的打击行为。http://www.21ccom.net/uploads/allimg/150711/128795_150711094134_1.jpg阿尔杰·希斯,美国国务院官员,1948年被控向苏联出卖国务院情报  在这些问题上情报组织起着极大的作用,他们的工作成果也会在每一次辩论中被拿出来反复利用。情报搜集方面,过度依赖技术搜集而非人工采集已经被聊了几十年,分析程序对外国文化一窍不通,应该增加对立分析和新算法的使用,这些说法年年都提——伊拉克战后关于分析技术提升的讨论和1973年赎罪日战争、1979年伊朗革命或者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的讨论没丁点区别。每一次讨论,提出的意见和得到的答案都落在同一位置,完全没有解决任何问题。最后大家都明白了,美国情报机构的间谍在情报搜集能力上是卓越的,在进行刺探工作时是糟糕的,但要说情报分析能力则没人说得清,似乎可以在这条轴的任意位置上。  在反情报和反间谍领域的大案要案同样会激起强烈的政治影响。冷战早期的那些著名案件,比如阿尔及尔·希斯和卢森伯格案催生并壮大了麦卡锡主义,甚至一直在影响今天的美国左翼和右翼在外交政策和情报工作上的角力。20世纪50年代之后,意识形态驱动的间谍已经几乎在美国绝迹,但像乔纳森·博拉尔德、埃姆斯和汉森取代他们的雇佣兵式间谍依然没能将谍战和政治分开,比如在埃姆斯被捕之后国会和高知识群体讨论的都是结束冷战和CIA长时期的不作为,他们甚至认为应该直接解散CIA或许更好。而且,还有记者发现历史上政府故意泄露敏感信息的习惯,类似伎俩一直是美国政府爱玩的东西,然后突然就会变成间谍问题。http://www.21ccom.net/uploads/allimg/150711/128795_150711094211_1.jpg一系列的反间谍活动,最终导致了麦卡锡主义的出台  这大概可以证明,在反情报活动中的政治猫腻其实和间谍活动大同小异。尽管已经有很多文章书籍涉及间谍案件,却少有一些对于其根源做现象分析式研究。能够用于比较研究的案件数不胜数,这让反间谍研究可以到达一个很深的境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冷战中的间谍们(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