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标 发表于 2016-6-2 14:49:06

陈寅恪“颂红妆”系列


-------------------------------------------------------------------------
陈寅恪“颂红妆”系列
  
1935年 武则天 《武曌与佛教》
1936年 秦妇 《读秦妇吟》
1941年 崔莺莺 《读莺莺传》
1944年 杨贵妃 《长恨歌笺证》
1944年 韦丛 《元微之悼亡诗笺证稿》
1944年 琵琶女 《白香山琵琶引笺证》
1952年 李武韦杨婚姻集团 《记唐代之李武韦杨婚姻集团》
1953年 陈端生 《论再生缘》
1954——1964年 柳如是 《柳如是别传》

俺觉得陈寅恪晚年“颂红妆”实乃超俗之姿态,不愧为独立精神,自由思想。


田宏哲2009-01-24 18:43
1928年陈寅恪先生和俞平伯先生同在北京,寅恪任教于清华国学研究院,俞平伯原执教燕大,这一年的十月也来到清华,在大学部中文系担任讲席。当时寅恪先生正在研究韦庄的《秦妇吟》,故请平伯先生以小楷抄录《秦妇吟》长卷,并注明流传本文字的异同。俞并写有跋语:
        
   余与寅恪 倾盖相逢,忘言夙契。同四海以漂流,念一身之憔悴,所谓去日苦多,来日大难,学道无成,忧生益甚,斯信楚囚对泣之言,然不自病其惑也。今岁丁香开后,嘱写 此篇。明知字迹尘下,无以塞命,惟念古今来不乏鸿篇巨制,流布词场,而寅恪兄乃独有取于此,且有取于稚弱之笔法,则其意故在牝牡骊黄之间也。
        
      
  陈寅恪先生说:“戊辰之春,俞铭衡君(俞平伯)为寅恪写韦端己秦妇吟卷子,张于屋壁。八年以来,课业余暇,偶一讽咏,辄若不解,虽于一二字句稍有所校释,然皆琐细无关宏旨。”
        
   那么“宏 旨”何在 ?就在于:“端己之诗,流行一世,本写故国乱离之惨状,适触新朝宫之隐情。所以讳莫如深,志希免祸,以生平之杰构,古今之至文,而竟垂诫子孙,禁其传布 者,其故傥在斯欤 ?傥在斯欤 ?”实际上俞平伯对陈之寓意已微有所知,故前面跋语写得非常含蓄,只是说“其意故在牝牡骊黄之间也”。
      
   唐传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陈寅恪在《读莺莺传》中曾指出“会真”为当时习用之语,为遇仙或游仙之谓,而唐代“仙”之一名多用作妖艳妇人或风流放 诞女道士之代称,亦竟有以之目娼伎者。唐传奇中的爱情故事多是文人与妓女、异类的恋情,这是现实中才子佳人式的恋爱不可能实现的一种反映。《莺莺传》本就 是讲述了一段花花公子的风流韵事,张生最后视莺莺为“尤物”,这符合唐传奇的特征,也与其创作的主旨不矛盾。而且从“礼”的角度看,崔、张两人的确是能娶 时不娶,不当乱而乱,违背了当时正统的观念。张生对于崔莺莺既然不是真的了解,也不能定情,以“会真记”来形容这一段经历自也属平常,对于他最终抛弃崔莺 莺而改娶他人在当时人的眼中自然是“善补过”的行为。
      
  陈寅恪解释《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时,花了八九页的篇幅,论 述杨玉环被玄宗选入宫时已非处女,因为她作为玄宗的儿媳———寿王妃已有5年时间了。这就是陈氏治史特色,他尤其注重种族文化的升降,就像他在《唐代政治 史略稿》开头即引朱熹的话:“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
      
  又如《莺莺传》所涉本事,既引白居易为元稹母 郑氏所作《唐河南元府君夫人荥阳郑氏墓铭》,又引韩愈为元稹妻韦丛所撰《监察御史元君妻京兆韦氏夫人墓志铭》,证明元氏母、妻皆出士族,元稹极重姻族之显 赫,进而揭出莺莺所出必非高门,元稹弃崔而取韦,实循世俗而重视门第之高下。
      
    白居易《琵琶行》: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陈寅恪对此的考释是:“古代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已是男女婚娶的最后年龄了。过了这个界限,便是老大了。像崔莺莺,贞元十六年才十七岁,以后结婚也在二十岁之前;韦氏,在贞元十八年结婚时正是二十岁,若再不出阁,也就难了,她比崔氏大一岁。”
        
    诗中又云: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陈寅恪说:“看来,唐代女子与人应酬是在十三岁。杜牧《赠别》:‘婷婷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秋娘,是贞元十 五年白氏中进士时长安最负盛名的倡女。白氏沦落江州,感念昔日之游,乃取于诗中。有人以为是杜牧诗里的杜秋娘,谬极。假定琵琶女贞元十五年是十三岁,那 么,到元和十一年,她在浔阳江头应该是三十岁了。她嫁商人不会太久。‘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茶商在长安领了专卖券,同时娶了琵琶女,再到产 地买茶,蜜月里就离开了新妇。可以说,元和十年,琵琶女二十九岁时,弟走从军,不久,阿姨又死了;再过年余,她三十岁时才嫁,真可谓'老大'了。"
        
  陈寅恪还以此考证出这个三十岁才嫁的琵琶女是西胡种,与商人是同居关系,不是正式结发夫妻,等等。(参见《陈寅恪"元白诗证史"讲席侧记》,刘隆凯整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
  
  待续


夺标 发表于 2016-6-2 14:49:33



田宏哲2009-01-25 06:30
陈寅恪晚年撰《柳如是别传》其实是在为被迫害者鸣冤洗雪,以不负“独立精神、自由思想”之志。
在旧历新年最后一天,再用程派《锁麟囊》最后一出《团圆》中的两句“柳暗花明休啼笑,善果馨花可自豪”祝愿祖国人民。




田宏哲2009-01-30 12:29
关于孔子出生,史记上是这样交代的:
孔子的爸爸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於尼丘得孔子”(附注:这里有两个地方需要注意,一个是”野合”, 一个就是“祷”。顾准说过中国传统思想中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宗教精神,故孔子的妈妈的伟大至今得不到认识。)再交代一句:这里的“野合”在《孔子家语》里已 经解释了,毋需我多言,反正不是现代人认为的那个意思。

孔子的妈妈颜徵在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宗教精神一位女子,生在一个本来就缺少宗教精神的国度,实在是件悲哀的事情,正所谓:“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故而在文末附上两张图片:一是题曰“祈祷者”的现代雕塑;二是拉斐尔笔下的圣母。

孔子的妈妈名字叫颜徵在,在颜家排行第三。“徵”是“宫、商、角、徵、羽”五音中的第四音,“属火,事之象”。“徵者,祉也,万物大盛蕃祉也”。

作 为鲁国英雄的叔梁纥有两次传奇战功:一次是鲁襄公十年(前563年)的偪阳之战,叔梁纥作为鲁国贵族孟献子属下武士,参加了以晋国为首的几个诸侯国攻打一 个叫偪阳(今山东省枣庄市南面)的小国的战斗,当诸侯军队攻入偪阳城时,守城的人突然把城门上吊起的悬门放下,要把队伍拦腰截断,消灭入城的军队,恰好此 时叔梁纥赶到,气引丹田用力托起悬门,使入城军队很快退出,避免了损失(《左传·鲁襄公十年》),从此叔梁纥“以勇力闻于诸侯”;二是鲁襄公十七年(公元 前556年)齐国侵入鲁国北部,齐军高厚带领的队伍围困了防邑,被围困在防邑里的有鲁大夫臧纥与其弟臧畴、臧贾和叔梁纥,鲁国派援军前去解救,因慑于齐军 强大,援军到了接近防邑的地方就停下来不敢前进。叔梁纥带着臧畴、臧贾和甲兵三百人保护臧纥夜间成功突围,然后只身一人回马枪冲进防邑固守。(《左传·鲁 襄公十七年》)。叔梁纥虽卓有战功,但并没有得到提升,终身只不过是一个“武士”(贵族中最低级的身份)和陬邑大夫(管理范围相当于一个乡镇)而已。

美 中不足,叔梁纥年纪快70岁了,膝下馨花即女儿有九个,虽然只有一个善果即儿子,名字叫孟皮的,但他是残疾人,是不当大用的。“善果馨花”是程派经典名剧 《锁麟囊》的一句戏词,姑且拿来作儿子女儿的代名词,呵呵。闲言少提,正值花季的少女颜徵在十分仰慕这位鲁国的大英雄,曾经对人说过自已非大英雄不嫁的 话。当叔梁纥求媒于颜家,自已立即慨然允之,择吉日而嫁。

婚后,叔梁纥和颜徵在为求子,两人一同来到城外的尼山祈祷于神灵。东汉郑玄《礼记.檀弓正义》引《论语撰考谶》说:“叔梁纥与徵在祷尼丘山,感黑龙之精以生仲尼。”

自 那次尼山祷告之后不久,颜徵在感圣灵而孕,我觉得这是颜徵在本人心诚意贞的结果,其心诚意贞犹如耶稣的母亲未嫁之前感圣灵而孕。民间相传,颜徵在自怀孕以 来一直住在娘家,直到快临产的时候才想起叔梁纥来,此时正值酷暑时节,炎热难耐。此时的颜徵在可能还在惦记着叔梁纥衣食起居,于是急匆匆赶回家,谁知在回 家的路上意外临产,产下了一个相貌极其丑陋的男婴,用民间的说法就是“七露即唇露齿、眼露睛、鼻露孔、耳露窿”,明代张岱在他的《夜航船》关于孔子相貌是 这样说的:“仲尼生而具四十九表:反首、洼面、月角、日准、河目、海口、牛唇、昌颜、均赜、辅喉、骈齿……”总之,孔子一生下来就其丑无比,这样一个丑八 怪把初为的人母的颜徵在吓坏了,于是就把这个怪物扔到了一个山洞里,自已一人回家。几天以后,当颜徵在重新回到这个山洞,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住了:原来在这 个丑陋男婴的旁边卧着一只斑斓猛虎,另外还有一只凶猛的老鹰在为这个丑陋的怪物扇着翅膀,为之驱暑——这就是民间“龙生虎养鹰打扇”的传说。

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正式的宗教信仰,也没有过自己的神,作为一个民族,也没有真正信仰什么。没有信仰,没有超越性精神,剩下的就是现实性的,实用的,功利的东西,所以,中国文化就呈现很强的实用性。这也是颜徵在不为人认识的原因。

耶 稣基督在客西马尼园祈祷时说的是什么:(第一次)“天父啊,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第二次),天父啊,“就愿你的旨意成全”。这是完全没有 私利的祈祷。耶稣祷告的是“上帝的美意”、“上帝的安排”能成全。为上帝,不为人,更不为自我。主祷文这样说:“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 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颜徵在当年的祷告也当视之如此,一种纯粹的精神上的祷告,丝毫不沾世俗。如清代陈端生《再生缘》人物的结局构思是“一尘 不染归仙界”。

布什访华时在清华演讲:“95%的美国人信仰上帝,我是他们其中之一。信仰是道德的核心。使人活出一种更高的标准。”布什 讲的很深刻。信仰干什么?不是为了好处,不是为生儿子、为平安、为长寿,信仰是为“让人活出一种更高的标准”。基督徒信主基督耶稣,也不是为了现实的好 处,而是渴望重生得救(灵魂得到拯救),脱去罪性,成为一个像上帝那样完全的人。因为信仰指向意义,而不是现世的好处。
由于没有信仰,中国文化的很多问题都出在这个上面。包括我们对自己文化的认识过程,也由于这样一个原因,很难上升到信仰的高度。

刘 小枫在《十字架》里说的好:“信仰核心的信息是个人灵魂的得救。最关键的就在于,你的整个生命的感觉会发生彻底的变化。他生活在这个世界,受了这个世界的 的各种各样的限制。但是他的精神以及他的得救不是属于这个世界的。”这才是信仰!而这种真正的信仰,尤其反映在尼山祷告之中的颜徵在心灵上面。

章太炎说:中国的“国民常性,所察在政事日用,所务在工商耕稼,志尽于有生,语绝于无验,人思自尊,而不欲守死事神,以为真宰,此华夏之民所以为达”。(《驳建立孔教义》)
唐 君毅先生在《中西哲学思想之比较研究集》中也讲到:“世界其他有宗教的民族,无不把神人关系看得比人人关系重,主张爱上帝的心应当超过于爱人的心,即使是 爱人也是为了上帝而去爱人。然而在中国,则从来不曾有主张爱神应该超过爱人以及爱人应当本于爱神的学说,所以在中国没有与人隔绝的高高在上的绝对权力的神 的观念。于是就把神视作人一样,因而以人与人交往之态度对神。”
康有为也说,西方的宗教可称之为“神道”的宗教,而中国的宗教可称之为“人道”的宗教。也就是说,在中国文化中对人伦关系的关注,远过于神人关系。
中 国人的宗教信仰具有很强的现世性和功利性,而缺乏神圣性。中国佛教禅宗强调佛与凡夫的差别就在于,佛是觉者,凡夫是迷者。而要获得觉悟,是不能离开现实世 间的。诚如《坛经》中所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觉悟),恰如求兔角(兔子是没有角的,比喻求不到的)。”费孝通先生在他的《美国与美 国人》一书中就讲过,我们中国人对鬼神是非常实际的,“供奉他们为的是风调雨顺,为的是免灾逃祸。我们的祭祀很有点像请客、疏通、贿赂。我们祈祷是许愿、 哀乞。鬼神对我们是权力,不是理想;是财源,不是公道。”中国宗教信仰的功利性也是不同于西方的。

“幽微灵秀地”——还是回到尼山祷告颜徵在纯粹心灵上面吧。


夺标 发表于 2016-6-2 14:50:20


田宏哲2009-01-30 12:30
我觉得陈寅恪晚年“颂红妆”在宗教哲学层面上才有意义。

田宏哲2009-02-15 19:26
“一霎时把七情俱已昧尽,参透了酸辛处泪湿衣襟”

义宁陈氏家族史自陈宝箴这一代算起,实在可以与近代中国史同为一部辛酸史。陈宝箴曾入京 参加咸丰庚申年会试,这一年竟然遭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当圆明园起火之时,陈宝箴正在京城酒楼与朋友饮酒,见到火光,心中无比悲愤,拍案而起继而嚎 啕痛哭失声,周围的人为之动容。被曾国藩誉为“海内奇士也。”
戊戌变法失败后,陈宝箴因保举杨锐刘光第而被朝廷革职,遂隐居南昌西山崝庐。“崝”字的意思是峻峭,《淮南子.缪称训》中说,“城崝者必崩,岸崝者必陀。”陈宝箴用此字命名可见其志向迥异于时人。
关于陈宝箴之死,至今在学术界还没定论,据刘梦溪的考证,在旧历六月二十六日这天,陈宝箴被慈禧赐死在南昌西山崝庐寓所,享年70岁。这年的旧历七月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光绪等人仓皇出逃,美名其曰就是“西狩”。
陈宝箴死后,其子陈三立自号“散原”。因为南昌西山在《水经》赣水注名曰散原山,用“散原”作自已的号,以“识隐痛”也。
“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不久,日寇攻陷北平,此时卧病的三立老人绝食而死。
1969年5月5日下午6点3刻的陈寅恪有“我现在譬如在死囚牢”之语。
陈寅恪曾撰极为哀痛的《预挽晓莹》一联:(“晓莹”就是陈寅恪夫人唐筼)
涕泣对牛衣,丗载都成肠断史;
废残难豹隐,九泉稍待眼枯人。

晚年陈寅恪颂红妆其实渗透着太多辛酸无奈伤感



田宏哲2009-03-28 11:42
胡适与陈寅恪晚年都各自完成了一部重要的口述著作,分别是《胡适口述自传》和《柳如是别传》。从麦克卢汉的媒介观来看,胡适是热媒介文化代表,而陈寅恪是 冷媒介文化代表,《胡适口述自传》是一种热媒介形成的著作,而《柳如是别传》则是冷媒介形成的著作,它们各自表达着不同的媒介文化意义。这种情况的形成, 与两位学者文化知识结构的形成发展过程及特点具有密切关系。




田宏哲2009-05-14 05:28
晚年陈寅恪曾说“生为帝国之民,死为共产之鬼”,此言为何?野蛮当道者也。
(抗战期间,陈寅恪对石泉谈到共产主义与共产党时说:“其实我并不怕共 产主义,也不怕共产党,我只是怕俄国人。辛亥革命那年,我正在瑞士,从外国报上看到这个消息后,我立刻就去图书馆借阅《资本论》。因为要谈革命,最要注意 的还是马克思和共产主义,这在欧洲是很明显的。我去过世界许多国家,欧美、日本都去过,唯独未去过俄国,只在欧美见过流亡的俄国人,还从书上看到不少描述 俄国沙皇警探的,他们很厉害,很残暴,我觉得很可怕。”)
想到在科学发展观的铁幕之下最终要做和谐之鬼,不由得不寒而栗。因为现实就像暴戾的努尔哈赤一样:
“酋长努尔哈赤为人多疑、狞厉、威重、暴烈,那些素来亲近昵爱的人,比如妻妾、子女等,一旦稍有忤逆,即加杀害,所以没有人不畏惧他。”(李民寏《建州闻见录》)
正 是这个暴戾的女真首领用44年的时间统一了女真部落,把一盘散沙的人心凝聚了起来。无非靠的是拳头武力加金钱怀柔的手段。一方面,用暴力摧毁、武力胁迫和 利益诱惑,将那些女真部族兄弟们强力整合到自己的麾下;另一方面,他要让那些暂时没有能力或没有机会制服的兄弟们感受到自己的善意,而不是威胁。于是,他 需要与他们结盟,对天发誓和联姻——将己方的女人们嫁给或许诺嫁给对方,将对方的女人们娶来或许诺娶她们等等。
  
那些女人们在强势的政治面前如同玩物一般,唯独陈寅恪先生独具慧眼看到了历史深处不为人注意的地方




田宏哲2009-05-23 13:50
贾宝玉有句名言“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这话的内涵深邃,简言之就是给复杂历史表象中注入诗意和审美元素,因为在人们的头脑里面总存在成者王侯败者贼的简单思维,根本不会理解陈寅恪晚年撰《柳如是别传》背后复杂的动机。
——文革说来也简单,其实就是毛与江青的夫妻老婆店。因为以往的历史是“我操,我操”与“我要,我要”和谐互动,普通人把握不住自已的命运,总有沦为工具的宿命伴随终身。
想到在外表的科学发展观而内在丑恶冷酷现实的铁幕之下最终要做和谐之鬼,不由得不寒而栗。因为丑陋黑暗的现实就像暴戾的努尔哈赤一样:
“酋长努尔哈赤为人多疑、狞厉、威重、暴烈,那些素来亲近昵爱的人,比如妻妾、子女等,一旦稍有忤逆,即加杀害,所以没有人不畏惧他。”(李民寏《建州闻见录》)
正 是这个暴戾的女真首领用44年的时间统一了女真部落,把一盘散沙的人心凝聚了起来。无非靠的是拳头武力加金钱怀柔的手段。一方面,用暴力摧毁、武力胁迫和 利益诱惑,将那些女真部族兄弟们强力整合到自己的麾下;另一方面,他要让那些暂时没有能力或没有机会制服的兄弟们感受到自己的善意,而不是威胁。于是,他 需要与他们结盟,对天发誓和联姻——将己方的女人们嫁给或许诺嫁给对方,将对方的女人们娶来或许诺娶她们等等。

女儿不是工具,不是刷锅水也不是马桶水是原生态的水,是没有污染的水,是天然的水。


夺标 发表于 2016-6-2 14:50:49



田宏哲2009-05-24 06:14
毛泽东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林昭的和诗 《血诗题衣中》
双龙鏖战玄间黄,冤恨兆元付大江。
蹈海鲁连今仍昔,横槊阿瞒慨当慷。
只应社稷公黎庶,那许山河私帝王。
汗惭神州赤子血,枉言正道是沧桑。

娴静雍容,温文尔雅的宋庆龄在1978年6月5日她给美国的理查德·杨的一封信中骂江青是“无耻的婊子”:
“……我的所有西式衣服都给我表弟的几个女儿了。在那个无耻婊子江青炮制的‘文化革命’期间,她们都被红卫兵从家里赶出来,所有衣物也都被抄走了。”

无论是在狱中书写百万字血书骂毛的林昭还是骂江青是“无耻的婊子”的宋庆龄,她们都是水做的骨肉。

陈寅恪晚年颂红妆可以看作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击鼓骂曹。




田宏哲2009-06-05 05:11
陈寅恪的祖父陈宝箴属于晚清清流,慈禧不喜欢清流,她喜欢袁世凯之类的浊流,因为袁世凯能够搞活经济,能够让老佛爷体验下新文明的最新成果,所以慈禧老佛爷打心里喜欢浊流袁世凯之类人。在戊戌政变之后,慈禧下诏陈宝箴自尽,时间是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4月)
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与谭嗣同同为湖南四公子,积极参与戊戌时期的湖南新政,在陈宝箴自尽后,其人自号“神州袖手人”,不问政事。晚年居北平,77事变爆发后不久,绝食而亡。
在家国危亡和西学取得话语霸权大背景下,花落春去也,陈寅恪内心充满焦虑紧张,他不得不继承家学以担荷历史的使命,继承延续文化,所谓“著书唯剩颂红妆”者也。




田宏哲2009-06-05 05:51
陈寅恪晚年颂红妆可以看作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击鼓骂曹
陈寅恪可以与东汉狂士祢衡相比,不虚言也




田宏哲2009-06-06 05:12
司马迁被汉武帝刘彻割了JJ,司马迁痛苦万分,在给好友任安心中沉痛的说道:“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又说,再也没有比宫刑再大的耻辱了。

陈寅恪死在文革爆发后的第三年,弥留之际有”我现在譬如在死囚牢”之语。在预挽妻子的一联中沉痛地写到:
涕泣对牛衣,丗载都成肠断史;
废残难豹隐,九泉稍待眼枯人。




田宏哲2009-08-09 15:51
 鹤寿是陈宝箴给寅恪起的字。我个人觉得“鹤寿”的字里行间渗透着家国的辛酸,正所谓“一霎时把七情俱已昧尽,参透了辛酸处泪湿衣襟”
  
  关于陈宝箴的死因,清史稿没有详细记载,一说是“自缢而亡”,一说是“饮白鹤血封喉而死”,陈三立的记载是:“是年六月二十六日,忽以微疾卒,享年七十。”
  然而,就在陈宝箴逝世的前几天,还曾写过《鹤冢诗》二章。
    
  近人载俞明震(陈寅恪的舅父)先父远传翁(字普之)《文录》手稿,有如下的记载: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六月二十六日,先严千总公(名闳炯)率兵弁从巡抚松寿驰往西山肙庐宣太后密旨,赐陈宝箴自尽。宝箴北面匍匐受诏,即自缢。巡抚令取其喉骨,奏报太后
    
  由上所述:“鹤寿”的字里行间渗透着家国的辛酸,可以与司马迁宫刑之痛相比。
  
  司马迁被汉武帝刘彻割了JJ,司马迁痛苦万分,在给好友任安心中沉痛的说道:“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又说再也没有比宫刑再大的耻辱了。


夺标 发表于 2016-6-2 14:51:20



田宏哲2009-08-09 15:51
陈宝箴死后的光绪27年(1901年),全家移居南京头条巷,三立除设家塾外,还在家自办新式学堂。
  翌年(1902年)的春天13岁的陈寅恪,15岁的隆恪以及长兄蘅恪一起东渡日本留学,当时同舟者还有后来大名鼎鼎的鲁迅,只是那时鲁迅的脑后还带着辫子。鲁迅的辫子是在去了日本之后才剪断的。
陈衡恪(1876——1923)是近代一个著名画家,曾经与鲁迅一起供职于民国教育部。早年丧母(生母罗氏),自幼酷爱国画,在长沙曾得到名士的指点。
  1902年与五弟隆恪、六弟寅恪一起乘“大贞号”到日本留学。同船的还有鲁迅及其他留学生。
  留日期间,正值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陈衡恪与其他爱国学生一样忧国忧民。鲁迅等人在东京筹办《新生》杂志,蘅恪是其支持者和赞助者。
  1913年,蘅恪开始受聘北京教育部,从此开始在京10年的经历。
 从1913年蘅恪受聘北京教育部开始算起,鲁迅与蘅恪交往十分密切,经常逛琉璃厂,互相赠送书画碑拓。
  鲁迅等人在日本翻译的《域外小说集》以及鲁迅自已编的《会稽郡故事杂集》,两书的封面题签就是邀请衡恪来书写。
   鲁迅所存的书画藏品中,仅陈衡恪一人的作品,就有十五件之多(九幅国画、六枚印章)。1933年鲁迅在《北平笺谱》序中对陈衡恪的画作了很高的评价: “及中华民国立,义宁陈君师曾入北京,初为镌铜者作墨合,镇纸画稿,俾其雕镂;既成拓墨,雅趣盎然。不久复廓其技干笺纸,才华蓬勃,笔简意饶,且又顾及刻 工省其奏刀之困,而诗笺乃开一新境。”




田宏哲2009-08-09 15:52
陈寅恪生于光绪十六年庚寅五月十七日(公历1890年7月3日)。鹤寿是他的字,由祖父宝箴所取。
  其母俞明诗,为俞明震之妹,能诗善文,有《神雪馆诗集》。
  光绪戊戌年之后,陈三立家移居南京头条巷,在家中除为子弟开办私塾外,还办起新式学堂。不仅方便本家子弟,而且亲戚朋友的子弟也来附学,如茅以升茅以南兄弟。
  1902年3月24日,寅恪随长兄蘅恪乘大贞丸东渡日本留学,同行者还有后来大名鼎鼎的鲁迅先生,只是那时还是个脑后拖着长辫子的青年周树人。周树人到了日本以后不久就剪掉了发辫,并且赠好友许寿裳一张断发照。
  1902年除夕,寅恪与长兄蘅恪等11人在异国他乡聚会:“围炉剧饮十一人,各数年华溯畴昔。”
   1903年夏天,陈寅恪回南京度假,在假期中,与五哥隆恪同时考取官学留日。翌年陈寅恪因脚气病回国养病。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考入复旦公学。 1909年毕业远赴德国柏林大学求学,第二年重阳节闻知日韩合并,赋诗曰:“惊闻千载箕子地,十年两度遭屠剖”,“兴亡今古郁孤怀,一放悲歌仰天吼。”
  1911年秋,入瑞士苏黎世大学。据说陈寅恪曾在瑞士听过列宁的演说。
  辛亥革命之后,陈三立全家移居上海。1912年春,陈寅恪自瑞士返抵上海。这一年,陈寅恪得北京胡梓方书信,赋诗一首:
  
  千里书来慰眼愁(自注:陈后山诗云:书来慰愁眼),如君真解殉幽忧。优游京洛为何世,转徙江湖接胜流。萤彗乾坤矜小照,蛰心文字感长秋,西山亦有兴亡恨,为入新篇更见投




田宏哲2009-12-12 09:00
陈寅恪的一生契合王国维“三境界”
陈大师清华园时期:望尽天涯路
飘泊大西南时期: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栖居岭南时期: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陈寅恪晚年颂红妆是其一生的辉煌的终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陈寅恪“颂红妆”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