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人 发表于 2016-5-26 18:05:07

孔子与佛陀的比较:来自社会两极的伟人

佛学新闻腾讯佛学蒋守丰2016-05-25 11:15

  http://img1.gtimg.com/rushidao/pics/hv1/190/30/2074/134869690.jpg

  佛陀与孔子(资料图)

  文:蒋守丰

  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为“圣人”和“至圣先师”;佛陀,佛教的创始人,被尊为“世尊”、“佛祖”。两千年来,他们的智慧如两盏永不熄灭的明灯,辉耀中华大地。他们是怎样的两个人?他们有怎样的智慧?为什么对中国的影响如此之大?

  一、孔子与佛陀的相同点

  孔子与佛陀的相同点主要表现在外部的形式上。当然,在思想上也有相同之处,但那都是后来他们弟子的演化,就两人的一生而言,主要有四大相同之处。

  1、两人都生在公元前五世纪左右的“世界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佛陀生于公元前565年(农历四月初八);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一个生在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一个生在古代中国的鲁国(今山东省曲埠)。佛陀比孔子大14岁。

  公元前五世纪前后,世界忽然进入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人类文明史上最聪明的几个人几乎同时诞生了。中国出现了一大批思想家,管子、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孙子等人,留下不可多得的思想财富。西方出了唯物主义者赫拉克利特、唯心主义哲学家苏格拉底、剧作家埃斯库罗斯、历史学家希罗多德。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黄金时期,被后世称为“世界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中国哲学家思考着人和人的关系,印度哲学家思考着人和神的关系,希腊哲学家思考着人和物的关系,并且互不重复,为全人类的智慧作了奠基。孔子与佛陀两位先哲,就在这个黄金时期诞生了。

  2、两人皆广收门徒,且“述而不著”。佛陀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三十五岁开悟成佛,广收门徒,先后有舍利弗、目犍连、摩诃迦叶、须菩提、富楼那、摩诃迦旃延、阿那律、优波离、罗侯罗、和阿难陀等十大弟子归入他的门下,听他讲“解脱”之道和“四谛”(苦、集、灭、道四种真理)、“五蕴”(色、受、想、行、识,佛陀认为组成生命的五个部分)等圣妙法门。

  到他临终时,弟子已达1225人。佛陀在世说法四十九年,不着一字。在他圆寂后,以迦叶为首的五百弟子(比丘),结集了在世时的各种说教,最后收录在《华严经》、《阿含经》、《般若经》、《法华经》、《涅槃经》等经文中,来成为佛教的原始经典。

  在这方面,孔子与佛陀是相同的。孔子三十岁时,有感于周室衰微、礼崩乐坏和诸侯纷争,“始教于阙里”,于鲁都杏坛(曲阜城北)创办私学,先生招收了颜路(颜渊之父)、曾点(曾参之父)、伯牛、冉有、子贡、颜渊、闵损、子游、子夏、曾参等人为徒,向他们讲授“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和“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最后“孔子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孔子与佛陀一样,一生没有著作,他的思想与言论都由他的弟子记录在《论语》里。

  3、其学说当初都不被重视,都在大约三百年后,才开始被当权者利用。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能够体现儒家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的学说,早在鲁哀公年间(前494年-前468)就产生了,当时,孔子周游列国(卫、齐、陈、郑、宋、蔡、楚、鲁)宣扬自己的学说,但都被敬而远之。直到孔子去世345年后,才真正被当权者重视。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召集各地贤良、方正、文学之士到长安,亲自策问。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受到汉武帝赏识。从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

  佛陀的“无常、无我、放下执着,达到解脱”的思想也早在公元前535年(这一年,释迦牟尼35岁,在苦行林中的一棵菩提树下开悟成道)就产生了,直到公元前261年,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阿育王提出“以法胜,是为最胜”,佛教才开始大面积传播和产生影响。这个时候,离佛陀去世已经225年。

  4、思想精髓皆超越本土,以和平的方式传向世界,并影响至今。释迦牟尼入灭后,佛教出现数次集结,佛陀的思想被不断完善和丰富。自阿育王时期,佛教开始不断向外传播,形成北传佛教和南传佛教。

  北传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经过印度北部和我国的新疆地区传入中国腹地,后又经过中国传入韩国、日本及越南;七世纪中叶,藏王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佛教开始传入藏地,形成藏传佛教。

  南传佛教从印度,通过斯里兰卡,传播到缅甸、泰国、印尼、寮国、柬埔寨、越南南部,成为南传佛教。到十八世纪未,佛教几乎传遍世界各地,即使在相对遥远的非洲和美洲也有一定数量的信徒,总之,目前佛教已成为一种国际性宗教,为不同民族的人所信仰,信徒超过18亿人。

  孔子的儒家思想在两汉时期就传遍亚洲各国,并形成一个以中国为中心,以日本、朝鲜、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十余个国家边线的儒教文化圈。公元2世纪,孔子的思想传入欧洲,对欧洲的文化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都产生过影响。以伏尔泰、狄德罗、休谟等人为代表的西方近代启蒙先驱吸取孔子的思想,打破欧洲封建世袭和神学统治,催生发展了自由观、平等观、民主观、人权观、博爱观、理性观、自然神论观及无神论观等现代观念,促进了人文、政治、经济、社会乃至科学等方面学说的发展。

  从18世纪初,孔子的思想开始传入美国。艾默生说:“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目前,孔子研究会,孔子基金会,孔子学院、孔子博物馆在世界各国各国相继成立。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仁爱、中庸、德治、礼让、信义、和平,正影响着这个世界。

  佛教与儒家文化(儒教)还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那就是这两种宗教与以后产生的其他宗教不同,它们在传播过程中,都是靠和平的方式跨出国界的,从没有发动过宗教战争。这是世界上其他宗教所没有的。

  二、孔子与佛陀的不同点



新鲜人 发表于 2016-5-26 18:05:23

 孔子与佛陀的不同点是非常鲜明的,甚至是截然不同的,其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家庭背景不同。一个来自于皇宫,一个来自于乡野。可以说,他们分别来自于社会的两极。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可是在孔子前几世就没落了。《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隐晦地表明孔子是一个“野合”后诞生的私生子。孔子三岁时,父亲叔梁纥病逝,孔母颜征再携子移居曲阜阙里,生活异常艰难,年轻时的孔子贫寒而没有地位。

  佛陀则不同。佛陀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境内与印度交界的提拉科特)的太子。他从八岁开始,向毘奢婆蜜多罗学习文化,向羼提提婆学习武艺,从小在宫中过着舒适的生活。直到出家前,对宫门以外的生活和沧桑变化一无所知。可以这么说,他与孔子在出身上,来自于社会的两个极端。

  2、游历的地方不同。一个是庙堂之高;一个是江湖之远。二十九岁那年,佛陀深感人生之苦痛与无常,夜出宫门,自脱衣冠为沙门,参访的是当时的修行人。其间所游历的地方,也是一些偏远的苦修之处。

  他首先去的地方是迦毗罗卫城外的苦行林,并且在那儿住了六年,日食一麻一麦,静观内心;接着去的是尼连禅河,在河畔的一棵菩提树下,跏趺而坐,禅定四十九日,在证得“诸法空相”,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之后,去的是鹿野苑,在那儿开始收徒说法,即佛教史上所说的“初转法轮”之地。然后,应邀去了王舍城的迦兰陀竹林,在“竹林精舍”安居。最后落脚中王舍城南的灵鹫山,与弟子们在灵鹭山中的石窟里修行和探讨佛理。总之,佛陀说法39年,足迹所及皆为苦寒之地。

新鲜人 发表于 2016-5-26 18:06:37

孔子则不同。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道路,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30岁时,孔子开始授徒讲学。三十五岁,为寻求政治上的突破,开始周游列国,首先去齐,向齐景公谏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虽悦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鲁政权操在大夫季氏手里。孔子不满“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遂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十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去卫国,对卫灵公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始受卫灵公礼遇,后又受监视,又去陈国。陈国内乱,无法施展抱负。又去宋国。宋司马桓魁欲杀之,孔子不得不微服过宋经郑至陈。

其后孔子多次往返陈、蔡。不久又至楚,“仍不见用”。孔子遂归鲁,初鲁哀公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于鲁,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可以这样说,孔子为了自己的政治抱负,一生都游说各国国君之间,这是与佛陀的不同之处。

3、思考的问题不同。一个偏向于内在的心灵,有着较重的出世情结;一个偏向于外在的社会,入世情结较重。“仁”和“礼”是孔子和弟子反复探讨的课题,也是孔子思考的核心。“仁”是有关道德和教化方面的问题;“礼”是有关社会秩序和为政之道方面的问题。

孔子的“仁”体现了人道精神,他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避免苛政。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的“礼制”,即社会的秩序和制度。“忠”也是孔子的重要主张,他希望全体人民都能忠于天子、孝顺父母、友德朋友,妇女应对丈夫忠贞服从。总之,孔子思考的多是政治和社会秩序等方面的问题。

“信义”、“孝悌”、“中庸”也是孔子的重要思想。它们是有关个人修养方面的问题,相对于他的“仁”、“礼”、“忠”的主张,“信义”、“孝悌”、“中庸”等思想到后来才有他的弟子们发扬光大起来,但也都是结合社会而谈,入世情结比较重。

“解脱”是佛陀一生所追求的。他的“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八正道”论述的也是解脱之道。佛陀当初从皇宫逃出,来到深林,就是为了寻求摆脱人生“痛苦与烦恼”的方法。后来,他的弟子演化出各种宗派(华严宗、净土宗、禅宗、律宗)。这么多法门,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条条大路通罗马,都是从不同的路径,不同的方向来探求解脱之道。

佛陀认为,人生即是苦。人只有断灭“贪”、“嗔”、“痴”才能脱离苦海,所以在行为上,他倡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倡导“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在心灵教化上,他倡导“戒、定、慧”,倡导“自知其心、自净其意”。

他还认为这个世界是虚幻的。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解脱就是从这种虚妄中解脱出来,从六道轮回中解脱出来,最终达到“涅槃”(清凉寂静之意,即无有烦恼)。总之,佛陀思考的内在心灵上的问题,探求的方法也是内敛式的,出世情结比较重。

4、两人的思想最终演化的结果不同。一个演化成了一门宗教,并在本国消失;一个演化成了一门学说,成为“国学”延伸下来。

众所周知,佛陀的思想最终演化成了佛教,并成为世界三大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之一。佛陀本人最终也被信徒演化成大智大慧、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灵验异常的“如来佛祖”;被供奉在全世界(主要是东方)成千上万座大大小小寺庙、庵堂中,接受信徒的香火和膜拜。

但是,后来佛陀的思想在印度没有延伸下来。公元七世纪,由于外族入侵,佛教在印度消失了,最后甚至达到整个印度无一人信佛的境地,直到十九世界未(1891年),佛教才开始从周边国家重返印度。到目前为止,印度佛教信徒仅占整个印度人口的0.8%。其影响力已经很微弱。


新鲜人 发表于 2016-5-26 18:07:46

孔子则不同。孔子的思想最终演化成了儒学,成为东方文化的代表,并且同化了几乎所有的外来文化。孔子本人也成了“至圣先师”,与代表西方文化的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一并被称为东、西方最伟大的思想家。

他开创的儒家学派,被他的弟子们演化成一门“治世哲学”,为历代统治者所利用。可以这样说,中国及周边几个国家一、两千年的历史,都是在儒家文化的浸泡中演义的。历代王朝的政治制度、统治方略、化民政策,无不来自于孔子的思想。

因此,孔子也获得了无数的封号,如:“先圣”、“文宣王”等,他的思想也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扎根,直到今天。但总体上,孔子没有像佛陀那样被神化。目前,神州大地,佛教寺庙林立,孔庙却很少,即使有,前去跪拜的也不见几人。孔子的思想大多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当然,佛教也可作为佛学来看待,但它更偏重于宗教,儒学也可以作为儒教来看待,但它更偏重于学说。两种思想的演化最终也造成两类不同类型的追随者。一类是有出世思想的僧(人)侣,一类是有入世思想的儒(仕)生。这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三、评介与展望

孔子与佛陀是出生在同一个时代,生活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氛围的两个人,但是他们却共同地走进了我们的心中。他们生前都没有留下任何著作,然而他们的思想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我们必须承认,他们的存在使人类的品质整体性得到了提升。

1、佛陀与孔子创造的文化,即佛教文化与儒家文化,都是人间瑰宝,没有贵贱之分,不可厚此薄彼。公元前五世纪左右是全世界百家争鸣的大时代,古希腊、古印度及古代中国都产生了一大批为后世所敬仰的思想家。

孔子和佛陀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两个代表人物。可以这样说,他们俩都改写了或重新确立了各自国家文化的历史走向,都是人类的精神领袖,是人类灵魂的真正导师。这两种文明在向外传播的过程中,都能被异域的文明所接受,并形成庞大的信奉群体,为人类文明所服务。

2、两种文化看似两个极端,其实是人生哲学的两个方面,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相遇之后就不断走向融合。佛陀思考的是所有生命界的终极问题,孔子思考的是日常生活和社会问题。

孔子的思想是救世,佛陀的思想是救人。从字面上看,救世和救人好像是两个概念。但救世自然也包括救人,救人又何尝不是救世?细加体察即可发现,孔子的救世主张,就是为了解决人间的悲苦;佛陀的救人,也是为了世间的平安与祥和。

他们俩的思想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在传播过程中,表现出融合的倾向。这一点,在中国表现的是最明显的。在一些人身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比如:白居易、苏轼等等,他们既是服务于朝廷的儒士,也是信佛的居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孔子与佛陀的比较:来自社会两极的伟人